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50歲建築師夫妻以為自己很有錢,朋友身價竟高出40倍!中產階級和真正有錢人的差距是什麼?

提要

上層社會的下層階級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274字

先覺出版 作者: 朵莉絲.馬爾汀

編按:一對建築師夫妻50出頭,扣除一切費用後的家庭淨資產約1,025萬新台幣。另一業主家庭30多歲,繼承一家有四間店面的汽車經銷商,還有一棟城市別墅、兩棟度假別墅,以及流動資產約4.11億元。兩家人品味及審美觀皆相近,有許多共同話題,兩家人是在狗狗訓練學校認識的。兩個家庭的最大的差別是:後者屬於「中等有錢的百萬富翁」,擁有的財產是前者的40倍。

一位財經記者在著作《哇,我們可以納稅:中產階級的自我欺騙》中,探討為何前三分之一的階層會接受一個損害自身利益的稅收及社會政策:「在為職涯發展耗盡心思時,中產階級並未注意到菁英階層是多麼遙不可及,因為他們的地位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是家族內一代傳一代。」

這個淨資產包含儲蓄、股票、房地產、汽車、珠寶等等所有有價值的東西。擁有近五十萬歐元淨資產的家庭,則屬於前一○%。

就現實情況來說:從統計學上看,一個由SAP工程師與中學老師組成的家庭,住在斯圖加特近郊一棟快要繳清房貸的連棟透天厝裡,屬於德國最富有的前一○%。相對來看,他們在社會及財務方面都處於上上層。

只不過,還有個問題:前一○%族群之間的收入及資產差異很大,正確來說,是天差地遠。德國最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金特.堯,身家資產據估計約有五千五百萬歐元,與近兩百名億萬富翁一起名列德國最富有的前一○%。當中也包括德國首富,連鎖超市Lidl創辦人迪特爾.施瓦茨,身家財產據估計約有四百億歐元。

從這裡可以推算出充滿超現實色彩的數字:德國最富有家庭的資產,是排名前三分之一家庭的二十萬倍,是前一○%經濟菁英族群—當然僅限族群的下層—的八萬倍。

一對建築師夫妻,自由業,五十出頭,家庭和樂美滿,他們精彩的專案設計,曾獲幾個重要大獎肯定,扣除一切費用後的家庭淨資產約有三十萬歐元(約1,025萬新台幣)。

有一業主家庭,三十多歲,繼承一家有四間店面的汽車經銷商,還有一棟城市別墅、兩棟度假別墅,以及流動資產約一千兩百萬歐元。兩家人品味及審美觀皆相近,有許多共同話題,兩家人是在狗狗訓練學校認識的。兩個家庭的最大的差別是:業主家庭屬於「中等有錢的百萬富翁」,擁有的財產是建築師夫妻的四十倍。

這前三分之一的族群,每個人都能過很好的生活。但他們和上方的距離,要比往下的距離遠太多了。比起一般人,擁有二十萬或五十萬歐元的財產的確是不少,但不必是數學天才也能看出,二十萬或五十萬歐元與頂峰的四百億歐元之間的落差,比起往下什麼都沒有的家庭之間的落差,根本是天壤之別。

儘管我們這些常常假裝不是這樣,但上層階級與頂尖富豪之間的經濟差距有如銀河系般遼闊。美國財經雜誌《Worth》某一期封面故事是關於前一○%的富豪,其中一位受訪者描述自己身處頂尖聯盟,卻有著跟不上的無力感: 「我不配擁有這些,但我還需要更多。」

這種混雜著感激及沮喪的矛盾心態其來有自。許多身處前三分之一,特別是前一○%的富人,有著相似的偏好與價值觀、相近的教育與雷同的文化慣習,他們努力成長,自我發展,設法在既有的基礎上創造出最好、最優秀的成績。無論是教師家庭或大企業家家庭,他們傾向購買地方生產的有機食品,喜歡到處旅行,欣賞有品味的設計及真品,無論想法傾向保守主義或自由主義,一律都是開明的。

但卑鄙的是:這些新的上層階級複製了家境小康、但財力遠遠不及自己的教育菁英身上的慣習。在這個低調奢華的時代,頂尖富豪很少讓人覺得特別,第一眼印象反而像是收入不怎麼樣,甚至少得可憐的學者。

另一方面,在收入最高的前一○%、三%,甚或一%的階層裡,經濟不平等的情況比其他任何階層都嚴重。對高收入階層裡的低收入者來說,他們愈來愈負擔不起自己創造出來的生活品質。就像所謂的奠基時代風格區域,三十年前教育菁英相中這些老房子集中的區域,花了許多精力一步一步將其變成令人嚮往的社區。

然而,一旦受到頂尖富豪青睞,大舉入侵社區後,這些身處上層社會的下層階級就明顯感受到壓力了。文化氣息濃厚的慣習雖然有品味,但支配這個世界的還是金錢。 政府與統計數字忽視財富愈來愈集中在頂尖中的頂尖。

《明鏡線上》就曾批評過:「對德國中產階級及窮人家庭有多少錢,政府跟統計專家看得一清二楚,但卻一點都不清楚真正有錢的人到底有多少財產。」就連金融界的菁英,也故意模糊財富分配不均的事實。與中國、俄羅斯或美國不同,德國身處金融界高位的菁英不喜張揚,常宣稱自己是「中產階級」,這給小康族群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也屬於菁英階層。

財經記者烏麗克.赫爾曼在她的著作《哇,我們可以納稅:中產階級的自我欺騙》中,探討為何前三分之一的階層會接受一個損害自身利益的稅收及社會政策:「在為職涯發展耗盡心思時,中產階級並未注意到菁英階層是多麼遙不可及,因為他們的地位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是家族內一代傳一代。」

自我欺騙的原因很簡單:就連中產階級裡的上層階級,對富豪有多富有也是毫無概念。為何會如此?「德國聯邦統計局並不計算那些每月稅後收入超過一萬八千歐元的人,官方的統計數字裡,並不存在這群真正富有的人。」

本文摘自先覺出版社的《慣習Habitus:輕鬆做好準備,躍向人生顛峰》

作者: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

語言和文學博士。自從中學時期到法國交換學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受到上下兩階層不同生活體驗的洗禮後,便開始關注「慣習」這個主題。在近六十歲完成本書,以表達一生研究階級文化影響力,以及對成功人士的各種近身社會觀察。

從事寫作、諮詢、教育訓練。20多年來,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諮詢、講座和輔導,並贏得全球聲譽。撰寫的20本書已被翻譯成世界十多種語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思潮的最前線,知識的最先覺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融業經理被通知補稅80萬,存款卻只剩幾萬塊:為什麼我明明賺了錢,卻繳不出稅?
下一篇
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每月3,000元,定期定額5年、10年績效PK,冠軍都在金融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