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新從傳產跨入航太業 焦佑倫怎讓57年的舊瓶裝進新酒?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記者朱曼寧/攝影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記者朱曼寧/攝影

本文共1455字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編按:華新麗華擴大布局航太、新能源市場,2024年2月20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其義大利子公司 Cogne Acciai Speciali(CAS)以總價1.35億歐元(約新台幣45.7億元),向德國 Salzgitter 集團取得 Mannesmann Stainless Tubes GmbH(MST)100%股權,華新對 MST 綜合持股約為70%。

華新積極啟動併購大作戰,今年以來就有兩件,都是以子公司 CAS 投資,華新指出,近期一系列的收購,不僅打造 CAS 在歐洲作為一站式不銹鋼與鎳基合金製造廠的獨特地位,亦加速華新麗華向高端、高成長潛力市場滲透的策略布局。2024/2/20更新

華新麗華集團去年以來投資動作接連不斷,先是看好電動車、離岸風電商機大舉布局,日前又再宣布,將跨入歐洲航太及不銹鋼高端市場,一個過去為電線電纜的傳產公司,如今已華麗轉身基礎材料與高科技投資之跨國企業集團,究竟這57年的老店,二代的董座焦佑倫在想什麼?

華新決議斥資以1.44億英鎊(約新台幣55.72億元),通過其義大利子公司Cogne Acciai Speciali(CAS),取得英國Special Melted Products (SMP) 100%股權,等於將間接持有SMP 70%股權,未來也將進一步拓展航太高端市場以及在歐洲影響力。

焦佑倫承襲父親掌握時局變化的決斷力

談到華新麗華集團,就不得不提起創辦人焦廷標,成立於1966年的華新,由他一手打造,現任的董事長焦佑倫,則為焦廷標的二兒子,過去的華新,僅是專注做線纜、不銹鋼的傳產公司。不過焦佑倫似乎繼承了父親的勇氣與智慧,在新能源時代,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先是在印尼設廠,投入生產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鎳,後又進攻海纜事業,要搶離岸風電商機,現在又以不銹鋼事業,再打入航太供應鏈。

其實,焦佑倫曾透露,父親的特質就是對局勢掌握非常敏銳,且「不怕變化,是主動掌握變局的人」,他曾指,華新所做的決策,本身變化並不大,但原物料的起伏波動很劇烈,因此必須十分關注經濟情勢的變化,而父親對環境的洞察,敏銳程度超乎想像,也因此總是會選擇在不同時候選擇投入不同的產業,就是因為能夠掌握到時局變化的關鍵點,然後做決斷。

積極轉型 搶進當紅的主流創新產業

「傳統產業走到一個盡頭後,勢必就要轉型。」但這並非易事,除了固守老本業,更要不斷地思索發展出路,焦佑倫在這個時代中,就是看見了機會,且抓緊不放。

從華新的動作來看,就能得知正在積極搶進當紅的主流創新產業,如綠能電動車、離岸風電及航太領域等,也顯示出想晉升國際一流大企業的強大企圖心。

業界指,華新此次切入航太領域,也是相當聰明的做法,因為國際認證一向是難以取得的事項之一,但華新透過收購,便可直接拓展不銹鋼鋼高端領域。

併購SMP等於產品線跟全球布局都完成

焦佑倫也表示,收購SMP,就是可強化對高端市場的策略目標,這可讓公司與CAS成為全球不銹鋼領導廠商的願景又邁出一步,華新得以致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廣的銷售網絡,多樣化高質量的產品,以及更多元的高附加價值解決方案。

而會併購的原因,主要是若以不銹鋼市場而言,台灣在三角形的中端,大陸位在中端與下面,CAS在頂端與下面,SMP則是最頂端,而一般公司要在不銹鋼方面取得認證都得花10年以上的時間,但透過併購SMP,等於在產品線跟全球布局都已經完成。

未來,華新、CAS與SMP三方結合將發揮綜效,等於可進一步擴展產品組合、實現設備產能互補、擴大高端應用市場,整合資源創造下一世代產業成長動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勤釋善意 每人加發4萬、過年出勤還有獎金
下一篇
華新大投資狂砸700億 兩岸、歐洲、印尼近年皆有布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