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有錢人分二種,理專貼身觀察:身價1億和10億大戶,投資策略有什麼不同?

提要

看懂高資產大戶投資配置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3821字

經濟日報 台灣銀行家

撰文:劉書甯

近期越來越多民眾將錢投入股市,高股息ETF申購更破千億,讓人驚覺台灣隱形富豪真的不少。對此,多家大型民營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早已重整旗鼓,瞄準資產上億、十幾億的高資產大戶,希望從外商手中搶下這塊大餅,為其規劃財富管理、資產傳承。究竟,這些高資產大戶在個人理財及資產傳承規劃上,又有哪些新面貌呢?

億元以上高資產客群財富快速成長

根據中國信託銀行和波士頓顧問公司共同發布的「台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對高資產大戶在銀行私人銀行業務服務偏好的面向有深入調查。這也是未來銀行開發私人銀行業務時必須努力的重點。

該調查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身價為新台幣(以下同)10億元的超級高資產富豪,在台灣約7千人,總資產規模高達15兆元,直逼億級富豪10.3萬人所累積的17兆元規模。

中信銀預估,到了2027年,台灣個人財富總額將有243兆元,其中資產上億的富豪將增至14萬人,累積財富將由目前的32兆增至46兆元。資產10億元以上的富豪大戶,資產規模將由15兆元增至22兆元,人數將增至8千人,資產規模成長力道更甚於人數的成長。

中信銀 成立家族辦公室 服務億級客戶

在私人銀行業務中,近2年來「家族辦公室」設置越來越熱門。中信銀私人理財經營處長楊子宏指出,將鎖定資產規模5億元以上的客戶,為其規劃成立家族辦公室。中信銀另一份統計顯示,目前其私銀客戶平均往來時間為20年,凸顯「信賴」對私人銀行業務的重要性。

至於境外的私人銀行商機,中信銀以香港、新加坡為兩大重鎮。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表示,近2年由於地緣政治影響,使得新加坡私人銀行業務受到更多境外資金加持。許多大型集團的家族資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時,新加坡因身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成為集團布局家族資產時選擇的落腳據點。

為滿足客戶需求,楊子宏說,中信銀已提出複合式「1+2+n+n」服務模式,集結更多資源提供客製化服務。海外據點多的優勢,也成為中信銀開發私人銀行業務時的利器。譬如客戶在海外開戶,其子女在海外留學時亦能享用中信銀的金融服務。

不過,許多台商雖從中國撤出資金,卻不見得會全部匯回台灣,而是選擇留在境外。中信銀分析,許多億元級大戶的資金,有4至5成資金在境外,受供應鏈調整影響,這些大戶從中國移出不少資金,其中一部分則轉入新加坡。中信銀的跨境私人銀行業務可服務這些選擇將資金留在境外的客群。

在客戶偏好上,根據中信銀和波士頓顧問公司公布的報告內容,身價10億元以上的大富豪更重視稅務效率、建立子女婚姻的防火牆以保障家族資產,同時亦關注多代傳承的規劃。這些大富豪由於多重國籍身分、資產配置類型多樣複雜,也面臨跨國資產配置的稅法難題。

在資產配置上,億元級的富豪,其存款、保險的配置比例較高,分別為27%、14%。而10億元級的超級富豪,則在股票、房地產和其他另類投資的配置比重相對更高,且近4成的資產配置在海外,境外資產的比重更高

富二代比富一代更看重私募和藝術投資

高資產富豪們有所謂「富一代」和「富二代」,在財富管理目標上亦不同。在中信銀和波士頓顧問公司公布的報告內容中,富二代對私募股權投資有興趣的占比39%,遠高於富一代的26%。另對藝術品、珠寶等藝術投資,興趣也比富一代為高,達26%。富一代對投資顧問公司較依賴,全權管理投資部位占比38%,遠高於富二代的占比26%。

富一代除了重視海外置產外,也高度重視接班人培育,甚至希望透過金融機構網絡,得到更多金融之外的加值服務。這份調查報告統計結果顯示,上述海外置產、培育子女、建立人脈網絡的項目占調查人數比重分別為42%、39%、35%。這也意味著銀行未來若要有更多加值服務,上述項目將是新亮點。

國泰世華 設專責投組團隊 提供全方位服務

國泰世華銀行亦觀察到疫後的私人銀行業務上,對於家族辦公室設置需求的確顯著增加,尤其以新加坡市場成長最明顯。

國泰世華私人銀行執行長傅伯昇表示,該銀行將進一步連結家族辦公室服務資源,為高資產客戶提供更全面與頂尖的金融服務,並已成立「專責投組團隊」,為高資產客戶及其家族辦公室提供集結金融專業及法令等全方位投資組合諮詢與管理服務。

傅伯昇觀察指出,許多企業第二代接班人非常關注ESG議題,在相關投資也展現高度興趣,應該是因家族集團事業受到ESG相關的規範,因此對ESG的重要性更有感。

在境外私人銀行商機上,國泰世華與中信銀目前都以香港、新加坡為其海外兩大重鎮。至於私募股權投資,國泰世華的母集團國泰金控,旗下國泰投信已有轉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推出私募基金,以滿足高資產客戶的投資需求,甚至還有其他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希望也能投資國泰所發行的私募股權商品。但因礙於其他銀行客戶的KYC資料不願交付給國泰,使得私募股權商品的跨銀行交流無法持續。

業者坦言,目前私募股權商品無法公開推薦,只能私下一對一進行,尤其KYC資料很重要,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遭金管會裁罰。再加上其他銀行往往憂心客戶被搶,不願交付資料,而成為私募股權商品跨銀行交流的障礙。

北富銀 與瑞士隆奧銀行再續合作

搶攻高端財管台北富邦銀行在進軍私人銀行業務上,選擇和外商銀行策略聯盟,發揮借力使力的效果。2018年,北富銀與已有227年歷史的瑞士隆奧銀行策略合作,今年4月上旬宣布再續5年合作。

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表示,在私人銀行業務上,北富銀是目前台灣業界唯一一家對接國際私銀的金融機構。雙方過去5年合作成果,已直接反應在高端財管業務規模的顯著提升,過去3年,每年皆有超過30%成長。後續合作將加入人才培育,北富銀預計今年將精選全台60位高階理專,提供私銀全領域知識及技能訓練,並將遴選人才到境外駐地訓練與見習。

根據瑞士隆奧銀行在4月上旬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台灣高資產客群目前最值得關注的議題有三大面向。首先,台灣高資產客戶已啟動財富規劃者占24.4%,高於亞太區的20.3%,顯示台灣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的意識和重視程度都較高。然而,已實現個人目標的比例卻僅有16.7%,反而低於亞太區的21.4%,代表台灣財富管理服務的缺口,客戶需要更專業完善的方案及工具。

ESG永續與私募資產投資備受青睞

另一值得關注的焦點是永續。該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7.2%的台灣受訪者關心氣候變遷等議題,高於亞太地區的81.2%。但在實際行動上,卻只有16.7%的台灣受訪者已進行或計劃增加永續投資比例,略低於亞太地區的18.4%。

北富銀資深副總吳傳文分析,這是因為過去許多永續投資的績效表現不太穩定,且相較於其他產業,永續投資的資訊取得不易,公開透明化與可標準化均不足,致使目前的配置方法及可選標的仍不夠豐富。

但ESG產品線,未來絕對是私銀業務的一大重點。北富銀表示,截至2023年已提供273檔永續相關基金與海外債,資金規模逾126億元,未來將持續強化永續產品線,開發永續基金、永續債券等各類金融商品,協助高資產客群提升資金效益。

在境外理財方面,北富銀指出,未來將透過新加坡、香港、越南、印尼、澳洲和富邦華一銀行等海外據點,形成完整高效的亞太金融平台,滿足高資產家族在跨境金融上的需要,客製化投資產品、整體投資組合規劃和專屬家族服務。

第三個重要面向是私募資產投資與日俱增。根據瑞士隆奧調查,無論台灣或亞太區,都有超過5成受訪者有投資私募資產的意願,卻只有約2成的投資人在過去2年中實際增加私募資產配置。

北富銀分析,私募資本市場因低公開市場相關性、高風險調整後報酬、具通膨避險等特性,一直受到高資產客戶青睞。北富銀正規劃依市場狀況與客戶需求,逐步完善私募產品線的部署,包括適合高利率環境的私募信貸、配息穩健且風險較低的基礎建設、高投資報酬潛力的私募股權與其二級市場,以及具抗通膨特性的私募不動產等,都將列入私募投資標的。

台灣私募產品市場具龐大潛力

在香港私人銀行及財管業務中,投資私募產品比例約14%,相較台灣高資產客戶投資私募股權占比4%高出許多,顯示台灣後續的私募產品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在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下,為尋求更高的報酬和分散風險,未來一年私募市場將持續在投資組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吳傳文表示,傳統資產類別間存有高度的關聯性,在緊縮金融環境的影響下,過去「股六債四」的配置模式已不足以產生投資人期待的回報,在投資組合中納入優質私募資產已證實長期有助於提升投資報酬率並降低風險。根據資料分析公司Preqin推估,私募市場資產規模將由2022年12.2兆美元成長1.5倍至2026年17.8兆美元,顯示私募資產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這也將是北富銀未來和瑞士隆奧合作的另一重點。

此外,受到近年來亞洲主管機關相關法規鬆綁,加上半流動(Semi-Liquid)基金產品問世,私募資本市場不再只有機構投資人參與,還會有更多高淨值客戶加入,為市場增添更多活水。(本文作者為長期關注金融領域的現任資深媒體人)

中信銀私人銀行業務

◎私人銀行特色:複合式「1+2+n+n」服務模式,集結更多資源提供客製化服務。

◎投資人注重三大投資方向:稅務規劃效率、保障家族資產、境內外資產整合布局。

國泰世華銀行私人銀行業務

◎私人銀行特色:成立專責投組團隊,提供全方位諮詢與管理服務。

◎投資人注重三大投資方向:關注ESG投資、境外投資商品、私募股權投資。

北富銀私人銀行業務

◎私人銀行特色:攜手瑞士隆奧銀行,提供對接國際私銀業務與服務。

◎投資人注重三大投資方向:ESG永續產品投資、跨境金融理財、私募資產投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相當多元,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等相關,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內容以深入淺出、強調實務導向與高可讀性為原則,以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融業經理被通知補稅80萬,存款卻只剩幾萬塊:為什麼我明明賺了錢,卻繳不出稅?
下一篇
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每月3,000元,定期定額5年、10年績效PK,冠軍都在金融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