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兩廳院:成為連結歐亞的藝術樞紐

本文共2103字

PAR表演藝術 文/黃馨儀

2017年,國家兩廳院在30周年之際進行組織調整,在節目企劃部下單獨設立了國際發展組,此舉對應著兩廳院對自身成為「亞洲場館」的定位期待與發展策略:作為台灣最老牌藝文場館,兩廳院長久以來與歐美表演藝術界的關係深厚,並引進了不同的演出與創新概念,卻對亞洲的創作發展與交流十分陌生,也因此開始思考其中發展失衡的成因。

2023「Taiwan Week」期間安排參訪利澤偶戲村,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提供...
2023「Taiwan Week」期間安排參訪利澤偶戲村,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提供。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重訂國際發展策略,直面失衡的亞際交流

在此思考之下,兩廳院先於2019年舉辦了兩日的Asia connection論壇,邀請來自日本、韓國、柬埔寨的藝術機構策展人,從他們自身與亞洲藝術家的策展合作經驗,分享對於「亞洲連結」的經驗與看法,相互激盪產生連結的可能形式。論壇中,與會者從製作面與各國文化政治生態開啟認識,卻也發現其實亞洲場館間的相互連結與作品邀請不多,整體的創作品味更是偏向西方。

國家兩廳院副藝術總監施馨媛表示,19世紀開始的西方現代主義為「當代藝術」創造了一個分水嶺,不在現代主義的角度下發展的當地藝術,都被稱為傳統藝術,而成為所謂的「傳統戲曲」:「所有的當代,不論是舞蹈、戲劇、文本都是以西方的脈絡發展為基礎並作為學習對象,反而因此忽略了亞洲的脈絡。」除了彼此對亞洲藝術家與創作狀態缺乏認知之外,在論壇討論中,兩廳院也發現亞洲缺乏共製的生態系統,無法像歐洲一樣經由共製進行資源串連和發展巡演。為求平衡表演藝術美學的東西方失衡,也希望透過有策略的計畫發展亞洲的共製生態系統,並形成一個交流平台,協助形塑亞洲觀點的作品,因而產生了「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ACPC)3年計畫。

ACPC:製作導向的亞洲連結工作坊

本著建構平台的初衷,兩廳院結盟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韓國國立劇場(National Theater of Korea)及日本東京藝術劇場(Tokyo Metropolitan Theatre),設計導師制的一對一課程與大班課,針對獨立製作人邀請徵件。參與的製作人需有一個計畫提案,在工作坊中呈現與發展討論,期讓合作場館夥伴以及國際製作人認識這些計畫,並獲得後續的發展機會,是以支持亞洲製作為導向的製作人工作坊。

每年工作坊結束後,4個結盟場館會挑選並支持至少一個製作構想,或給予發展、研調費用,也可能直接贊助邀演。第二屆泰國孔坎.朗莎旺(Kornkarn Rungsawang)《舞祭》(Mali Bucha: Dance Offering),將泰國傳統的酬神舞作數位化轉譯,2023年秋天獲得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舞蹈焦點」(da:ns focus)邀請演出;而2024年TIFA皮歇・克朗淳的新作《泰.未來》,也是兩廳院在第一屆ACPC的支持作品。

經過3年觀察,施馨媛也發現身分認同與遷徙問題、後殖民的歷史思考、在地神話與傳說、全球化對當地文化之衝擊,以及科技對傳統的影響等5個面向是工作坊中常出現的亞洲當代議題,也以此形成了亞洲觀點:「這些議題其實也是很全球性的,但卻也反映區域特色,並形成不同於歐洲的觀點質地。」

挹注亞洲觀點作品,讓場館串接歐亞

ACPC本即是3年的階段計畫,經費全由兩廳院投注。雖撐過疫情在今年第一次實體進行,並也獲得參與者與各場館的好評,但工作坊以製作為導向,即使議題有趣,然而參與計畫多半仍處在前期研調,得再與藝術家語彙對接與整合,此為需要至少3年培育的計畫類型 。

考量場館的節目導向需求,製作人工作坊的下一階段將轉型為Asia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Network(暫名),更聚焦於作品發展,由兩廳院、首爾藝術節(Sou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京都國際舞台藝術節(Kyoto Experiment Festival)、曼谷表演藝術集會(Bangkok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eeting,BIPAM),及澳洲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Asia TOPA)作為核心機構。核心成員預計每年春、秋季兩次聚會,並成立共編的推薦平台,集結不同亞際經驗與觀點,針對未來3年想要支持或協作的計畫進行討論及支持。

新的形式奠基在亞洲策展人彼此間的專業信任,也透過在地眼光呈現亞洲的多元面向。「他們最清楚知道自己與週邊國家的創作生態、藝術家的成熟度,藉由此平台能更精準地去支持亞洲的創作。」而當亞際交流的脈絡完整建構之後,兩廳院能再對接已有的歐美連結,施馨媛表示兩廳院進一步的企圖:「從ACPA到Taiwan Week,我們很希望透過台灣在亞洲的特殊角色,藉由自由民主的創作環境,讓台灣成為多元價值與聲音的發展場域,並成為歐亞交流的一個交匯點跟橋梁。」

如同兩廳院近年參與STAGES永續劇場聯盟,即是將自身定位為「世界劇場」的一分子,並藉此形塑新的歐亞脈絡:「歐美製作人也能看見亞洲的觀點正在形成,而在亞洲觀點之外,我覺得有一些世界共同的價值,兩廳院會以世界劇場一分子的角色來捍衛這些價值。」

※本文由《PAR表演藝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AR表演藝術

創立於1992年10月的《PAR表演藝術》,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人世界唯一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自2021年1月起轉型為雙月刊,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1年共7期。改版後的雜誌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圈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相關

news image

管風琴嚇人嗎? 巴赫D小調觸技與賦格的「魔力」何來?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專家指南:收藏中國瓷器十大要點

By 佳士得
news image

宋瓷收藏

By 佳士得
news image

策展聚焦藝術家素描創作、跨度四十年藝術軌跡 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大型個展首度來台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織造光影、敘事玻璃藝術 富貴三義美術館「光跡」展再續當代工藝美學

By 非池中藝術網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純粹跑車靈魂、專為駕馭而生!全新 Aston Martin Vantage 正式發表

news image

強強聯手!佐藤伸一攜手葡萄酒藏家陳泰銘與當代建築大師隈研吾 打造夢幻餐廳 Blanc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舊世界與新世界 葡萄酒風味持續變動

news image

F1 賽車迷注意!車神舒馬克珍藏腕表佳士得5月上拍 4月下旬登台預展

news image

住客限定!虹夕諾雅 谷關推全新「翠樂」春夏會席料理 體驗舌尖的盛夏滋味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