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綠皮書》:翻轉劇場未來的契機

《劇場綠皮書》中文版封面。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劇場綠皮書》中文版封面。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本文共2023字

PAR表演藝術 文/廖舒寧(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

英國各國家劇院、重要藝術節慶、商業劇場到各規模表演藝術團隊,紛紛宣告採用《劇場綠皮書》(Theatre Green Book),進行永續實踐,影響力擴及歐陸各國。在後疫情時代,「永續推動」在全球各產業不僅已成為無可迴避的責任,更是表演藝術迎向產業轉型的關鍵機會。

英國自90年代起,即開始審思環境永續;在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表演藝術產業,劇場工作者在最低工作限度、積極思考演出替代方案及未來存續方向時,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與技術總監Paul Handley和劇場建築師Paddy Dillo發起統籌,首部明確提供製作、建築及營運守則標準的《劇場綠皮書》應運而生。

本書以自2008年即投入倡議英國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的非營利組織Julie's Bicycle、永續製作聯盟(SIPA)研究為基礎,串聯產官學,歷經與各領域劇場工作者多次討論,獲得英國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支持。《劇場綠皮書》共有3冊,分別為「永續製作」、「永續建築」、「永續營運」,訂定出階段性目標,以及循序漸進的實踐方法。

第1冊「永續製作」,以團隊組成、概念發展、製作採購、拆台清運這4個流程貫穿,從藝術、技術到行政,建構永續意識,提出在製作環節中每一個劇場工作者能具體實踐的目標;同時針對劇場最需使用實體資源的舞台布景、服裝道具、交通運輸的碳排放,制訂了3個等級——基礎、中級、進階——的綠色標竿。

達成這3個等級目標的關鍵,是為「如何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和材料,以及如何增加回收及未來重複使用可能」。在製作中使用的每類材料,分別50%(基礎)、75%(中級)及100%(進階)為非一次性及非全新資源;同時在演後,上述每項材料分別有65%(基礎)、80%(中級)及100%(進階)可以回收再利用。除此之外,在本冊也提出海內外巡演、城市藝術節、戶外展演、非典型空間演出等永續思考方向。

第2冊「永續建築」,以「能源使用」為核心,提出3大階段性方針——「減少浪費」、「增進效能」到「採用綠能」。考量到劇場類型與規模差異,以及建築設備非朝夕可轉變,書中建議各場館由「能源評估」開始,先採用無須額外經費負擔、快速見效的節能作法,後續評估永續計畫的優先順序,進行既有設備維護及效能優化,於適當時機納入永續顧問專業團隊,爭取大型更換改良工程。採用再生能源使用將是一條長久而崎嶇的道路,鼓勵場館應持續追蹤碳排(用電量)紀錄,以便有機的調整永續計畫策略,追蹤邁向零碳的階段性進程。

第3冊「永續營運」,則涵蓋了劇場從觀眾服務、團隊排練到內部辦公,環繞3個原則「減少消耗」、「審視資源」、「重覆再利用或回收」,分就機構(行政區)、前台、後台、採購、廢棄物、交通運輸等,同樣訂定3個等級的綠色標竿。令人振奮的是,只須先建立場館全體工作人員的永續共識與網絡——對內,於所有合約明確溝通永續目標,對外——與觀眾及來客宣導傳達永續價值;減少非必要的紙張用量、使用電子支付、調查觀眾交通方式、乃至逐年減少5%垃圾產出,即可達成「初級」目標。而書中也再次鼓勵各場館應先區分優先順序,專注於可先施行、容易實踐的步驟,而非先考量擔憂難以控制的部分。

《劇場綠皮書》翻轉了表演藝術當前製作流程的思維。英國及歐陸近年來面臨能源貧窮、天然氣與電費激升的狀態下,永續劇場得以積極推展;而在台灣及亞洲,所須面對的永續挑戰,也大不相同。除了倉儲空間取得不易、運輸移動仰賴空運╱海運,在台灣長期囿於公單位補助期程、製作與營運經費、人才緊繃的限制下,如何用更完整的時間來思考規劃,將資源重新配置與調整,是極大的挑戰。

表演藝術聯盟於今年度發起本書共讀與討論,在過程中不僅顯見劇場工作者對地球的關懷,更發現台灣已有許多實作案例。如:2014年誠品戲劇節「一個舞台,四齣戲」,由策展源頭為始,邀請4個團隊,在同一個舞台形塑各異的劇場風景;又如團隊考量製作經費及未來海外巡演可能,在舞台布景、燈圖設計上即納入拆卸及減省思維等;甚至在離島演出,尋找在地可替代材料及樂器等。如何突破既有思維,將「減省使用一次性資源」視為發想挑戰而非創作限制,是劇場工作者邁向下一個未來的契機。

根據英國文化行銷公司Indigo調查(2022),90%觀眾關注氣候議題並有意識地實踐於生活,75%的觀眾期待看見劇場的永續作為;根據台灣「2023年消費者永續指數調查」,各年齡層對於提倡「永續」的組織及活動,關注度與參與度大幅提升,更願意投入消費,其結果對應到表演藝術擴大觀眾圖像的未來,不謀而合。英國國家劇院承諾自2024年起,所有製作達成「永續製作——基礎」標準,致力於2030年實現淨零;而在台灣,也期待從公單位、場館營運端到劇場工作者,都能透過《劇場綠皮書》的機會與挑戰,建立永續共識,開啟實質對話,從補助政策面及製作過程中做出改變,展現表演藝術持續影響社會各層面的獨特力量!

※本文由《PAR表演藝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AR表演藝術

創立於1992年10月的《PAR表演藝術》,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人世界唯一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自2021年1月起轉型為雙月刊,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1年共7期。改版後的雜誌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圈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相關

news image

管風琴嚇人嗎? 巴赫D小調觸技與賦格的「魔力」何來?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專家指南:收藏中國瓷器十大要點

By 佳士得
news image

宋瓷收藏

By 佳士得
news image

策展聚焦藝術家素描創作、跨度四十年藝術軌跡 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大型個展首度來台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織造光影、敘事玻璃藝術 富貴三義美術館「光跡」展再續當代工藝美學

By 非池中藝術網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純粹跑車靈魂、專為駕馭而生!全新 Aston Martin Vantage 正式發表

news image

強強聯手!佐藤伸一攜手葡萄酒藏家陳泰銘與當代建築大師隈研吾 打造夢幻餐廳 Blanc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舊世界與新世界 葡萄酒風味持續變動

news image

F1 賽車迷注意!車神舒馬克珍藏腕表佳士得5月上拍 4月下旬登台預展

news image

為老品牌注入新靈魂!圓山大飯店堅持健康美味 走出新格局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