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連鎖效應/停止抱怨 找解決方案

辦公室示意圖。Pixabay
辦公室示意圖。Pixabay

本文共1053字

經濟日報 李培芬(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連鎖企業的督導夥伴必須有一個認知:與加盟者和店務夥伴一起抱怨公司,這是最廉價的督導!抱怨並不會改變現況,只是反映現況陷入泥淖當中,想要拔足而起,必須先讓一件好事發生。

就像解決問題,必須要先做第一個冷靜下來的人一樣,對於現實不滿,就不能只停留在抱怨的狀況中,抱怨只會使人喪失鬥志、怨天尤人。

對於現實的不滿來自於期望落空,感受到理想與現實落差,此時反而應該針對現實與理想間的落差找出原因,而不是陷入抱怨的循環,卻耽誤了行動改善的時機。

一家店就是一個單獨的營運體,無論是直營或加盟,首先就是要對自己的經營負責。理想與目標間的落差其因有三:

一、營收不如預期:開店營運在選址之初,必然會有營業預估,實際投入經營,就會有真實的營業數字產生,若兩者之間差異太大,判定選址錯誤前,必須先試問團隊是否已成功攪動商圈?商圈拓展、銷售活動和引流集客工作是否已確實執行?從來沒有店是靠守株待兔成功的。

二、團隊流動率大:尤其在開業前後,遇到團隊的流失,對於整體士氣打擊很大,剛剛訓練好的同仁離職,新人無法立即補充,就會出現營業斷層。開店前穩固的中堅團隊、良好的訓練、充足的兼職人力,加上總部適時的開業支援,四要因缺一不可,一旦出現團隊大量流失,正考驗著中堅團隊的抗壓力,這是關鍵的營業試煉,唯有通過市場的考驗,才能成就堅實的團隊。

三、毛利低於標準:門店經營賺的是利潤,而非營業額,直接呈現在營業毛利上,若一直不能站上損益平衡點,代表經營虧損,而虧損的店是不能長久經營的。

毛利過低原因有三:營收不足、耗損過大、未能集中利潤商品銷售,這三項原因都會出現在營業初期,必須一一克服,積極導流提升營收、按標準執行降低損耗,區分集客、競爭與利潤商品,逐一改善低毛利現況。

所有經營的現況反映的是經營的能力與投入,一昧的抱怨只是白白的抵銷了戰力,沒有找出經營未達理想的原因,當然就無法啟動改善方案。

抱怨最大的致命傷,不只是會原地踏步,而是會一點一滴消耗經營動力,經營者沒有投入經營,而是將精力放在挑剔問題,敗象自露。

曾有一家店是某連鎖體系前十名店,由於召不到員工,就由一家四口經營,督導輔店都在聽這一家人抱怨公司,苦勸引導都沒有用,最後這家每月可賺30萬的店以150萬出讓,接手者雖然營收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二,但是一開店就賺錢,而原經營者釋放了全家人的時間,各得其所。督導有時也必須面對換手經營的決策。

經營是自己選擇的,從來不是別人,與其抱怨倒不如善用督導時間,鎖定原因拾級而上。只要停止抱怨,就等於是讓一件好事發生,將會中止惡的循環,啟動善的循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四大方向 找出風險地雷
下一篇
行銷策略/做感覺…黏住消費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