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智慧經營/葉柱均 基金三箭 寫贏的策略

提要

台新投信總經理 掌握產品、績效、客戶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台新投信/提供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台新投信/提供

本文共1367字

經濟日報 王奐敏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喜愛跑馬拉松,在今年參加萬金石馬拉松時破了自己的PB(某一距離的個人最佳成績,Personal Best),這是個人的一種突破;在工作上,近年一片被動基金熱中,台新明年將規劃發行二至三檔主、被動基金,他認為兩者不能偏廢。因為被動基金完全追蹤指數,但主動基金可以打敗指數。新基金會往有特色、具利基的方向發展。

葉柱均表示,資產管理市場變化太大,任何計畫都要與時俱進,接下來就是看市場的氛圍來調整。在經營管理上有三大要務。

推特色商品 首要之務

首先是推出有特色的好產品。葉柱均指出,對金控而言,期待投信可以持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對投信來說,一定要多做研究,找到自己獨特的利基(例如互補性),不然發行太多同質性高的產品,就很難競爭,像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是台灣首檔聚焦北美的REITs基金,市占率大,也最創新,高比例投資於特殊型REITs,如電商倉儲、數據中心等。歷年來獲獎無數,就是有獨特性又創新的產品。

其次,基金的績效一定要好,因此投研方面要持續增加活絡人才。回頭來看,大部分的投資人在選擇基金時,還是看績效。第三則是思考如何接觸到客戶。在廣大的通路上架產品很重要,除銀行、券商通路之外,現在電子通路也很受歡迎,一定要讓投資人方便買得到基金。上述三點都能做好,自然而然資產管理規模就能穩健成長。

目前外資或台股ETF買賣的都比較偏向權值股,但是台灣中小企業其實非常厲害,有不少的隱形冠軍。目前的一般台股ETF中,前30至50檔成分股中,可能有八、九成是一樣的,台新永續高息中小ETF就會是一個互補的概念,投資人本身如果有買一般台股ETF,再搭配台新永續高息中小,可以更分散,增加投資效益。

至於配息,他認為累積到一定的可分配收益後,一旦啟動,就是能夠很穩定地每月配息,因為對客戶而言,除了績效,也希望有穩定的現金流。

葉柱均接任台新投信五年多以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市場瞬息萬變。聯準會貨幣寬鬆造成資產膨脹,2020年新冠疫情,促成網路下單流行,全球證券開戶數大幅提升,市場也開始上漲,然後到了2021年ETF開始接棒,投信的資產管理規模也跟著攀升,2022年股債都跌,但是規模唯一成長的就是ETF。此外,科技AI帶來的改變也很大,如何順應時勢、掌握潮流就變得非常重要。

適度導入AI 提升效率

對資產管理業看法方面,葉柱均表示,持續找尋新的趨勢及創新的產品是未來趨勢,例如公會在討論的主動型ETF,或是未來以基金架構的REITs。有新的商品,就容易形成新的潮流。

科技方面,他認為AI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他贊成在沒有資安的疑慮下,可以導入提升效率,尤其對基金經理人來說,透過AI的輔助,更可以提升研究的廣度及效率,所以一定要注意及跟上AI的科技潮流。

葉柱均一直很熱愛跑馬拉松,最近又迷上騎單車,之前為了騎單車上武嶺(已完騎地理中心碑到武嶺牌樓53.6公里)不斷地練習爬坡,周末假日3時半起床,4時就開始騎車,自主訓練爬坡的路線,及100公里的距離,展現十足的毅力。

葉柱均認為運動有很多好處,增強意志力、增強體力,讓面對工作時更有耐力,也帶來正面能量,腦內啡、多巴胺的產生,讓每次運動過後,就會覺得遇到的事情沒有那麼困難。今年參加萬金石馬拉松,他也破了自己的PB(Personal Best),「每次的突破,也是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四大方向 找出風險地雷
下一篇
行銷策略/做感覺…黏住消費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