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航運期 保守看待

圖為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 圖/長榮海運提供
圖為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 圖/長榮海運提供

本文共579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整理

2021上半年,全球前七大上市航運公司合計獲利超過230億美元,如今卻面臨風險與挑戰。隨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和消費需求大幅下滑,為航運業前景蒙上陰影。國際航運巨頭赫伯羅德(Hapag-Lloyd)警告,航運業未來三年的經營前景不容樂觀,不過Hapag Lloyd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認為,相比2008年及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來看,目前情況不像當時一樣糟。當時航運公司新增運能占營運總運能達55%,目前僅有27%。

在全球需求疲軟之際,歐盟執委會近期宣布決定不再延長「航運聯營體集體豁免條例」(CBER)的期限,意味航運商必須評估是否符合新的反壟斷條約。此舉為貨櫃航運前景再度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特別是對航運商如何在新的法規下展開合作及如何保持競爭力。國內貨櫃三雄的長榮近期法說會釋出保守展望,隨著時序進入第4季,在市場海運供需失衡、需求淡季、燃油價格墊高等多重衝擊下,恐使航運商持續面臨壓力。

若交易人欲參與航運行情,可考慮搭配臺灣期交所2022年6月推出的航運期貨,其標的為航運指數,成分股涵蓋海運、空運及陸運等不同行業。該期貨為小型化契約設計,每一口原始保證金17,000元,有助交易人更加靈活運用期貨作為避險或交易輔助工具。

(永豐期貨提供)

(期貨交易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輕原油期 展望佳
下一篇
輕原油期 保守看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