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軍校大三生輟學,到補習班當英文教師:當你無法用學歷證明自己,就得有超乎學歷的能力

提要

寫給臺灣讀者的序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781字

大是文化 作者 李尚龍

編按:作者大學讀的是軍校,讀到大三卻退學了,接著到補習班當英文教師,之後一邊寫作一邊創業,當過導演與編劇。曾被評選為年度影響力作家、亞洲好書榜「年度勵志作家」,他以自身蛻變歷程和真實案例,總結:比文憑更值錢、但學校從來沒教的高收入技能。

他退學後馬上就找到教英文的工作,為什麼?因為他在大學曾拿下全中國英語演講比賽季軍。當你無法用學歷證明自己,就得有超乎學歷的能力。證書、獎狀、經驗都可幫你背書。所以每個階段的努力,都該被鼓勵。

至於先工作還是先考研?有三種人考研究所可以改變命運:大學學歷不好、真的想做學術研究、不喜歡現在念的系。但某種人就不適合:不知道自己要幹啥,看到別人考就跟著考。作家楊絳說過:「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通才還是專才,哪個才是未來?答案是通才,因為三腳架最穩,每個人都該成為斜槓青年。但關鍵是:無法帶來收入的,不能叫斜槓。想知道自己實力是否夠強,你得拿到市場檢驗,看看有沒有人願意付費。

還有,未來的你一定會換工作,甚至換行業,無論怎麼換,一定要有就事論事的本事:不擴大、不引申、不對人、只對事。

內向的人應如何社交?性格無須刻意改變,你要改變的是行為,雖然內向,但可以多說兩句;內心恐懼,但外表要裝作不害怕。重點是:你要熱愛事情,不用熱愛人。只要把事情做的夠精彩,別人就會靠過來。

以下是作者歷經摸爬滾打有感而發的人生金句:

.世上沒有魚與熊掌兼得的哲學。選了就堅持,放棄了就別後悔。

.看不慣的事,要想得通,心裡罵,臉上也要笑。

.合群沒有錯,但要合自己該合的群,合屬於自己的群。

.這世界從來不相信眼淚,只在乎結果。

.大學畢業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賺錢,但沒有教授會教──趁早知道,你少奮鬥10年、20年。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是看著港臺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長大的,也是聽著周杰倫和五月天走到30歲的。可惜的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文化不曾有交流。

我拿到的第一本臺版書,書名我已經忘了,只記得當時看不懂,不知道這到底是在講述哪個時代。等到長大後能看懂了,又不願懂了。人就是這樣,每一個年紀都有自己願意懂的,每個年紀也都有自己不想弄懂的。

好在,我還記得當時我認出好多繁體字,跟我姊姊說:「妳看,這字好複雜,但我能看懂。」姊姊說:「我不信。」於是我當著她的面,唸出了好多字。她至今仍不知道,國小三年級的我是怎麼認出這麼多字的。其實,我無非是因為在電視上聽一些歌曲時看到了字幕,那字幕是繁體字。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很多發音一樣的字有著不同的寫法。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文化可以飄洋過海。

我曾經跟家人講,如果未來有機會,我希望在臺灣長住。因為那裡有蔚藍海岸、有清澈的空氣,和無敵美味的滷肉飯、蚵仔煎。

2017年,我第一次去臺北辦簽書會,在那裡講了很多我讀大學的事。很多故事,我以前都不敢講,但那時對著麥克風,講著講著我就哭了。我從來沒想過,我的這些故事還能被講出來、被人聽到。還記得臺下有一位聽眾說:「看來海峽兩岸優秀的年輕人特性都一樣。」

我讀的大學和其他大學不一樣,是軍校。那時我剛滿18歲,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但現實把我打得體無完膚。不過我沒有想過放棄,一次又一次在教室裡苦練英文口語,讓自己有機會在大學四年裡磨練出一技之長,後來大三輟學去新東方(按: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教育訓練機構)當老師。一天又一天在痛苦裡寫日記,讓我在幾年之後,竟然可以透過稿費謀生。這些都是之前的我無法想像到的。

從軍校輟學後,我看過臺灣的一部電影《軍中樂園》,一共看了三遍。看第一遍時,我想到自己的經歷。看第二遍時,慶幸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活了,要不然我可能要被迫按照自己的活法去想。看第三遍時,我驚訝的發現,海峽兩岸的年輕人,遇到的困境和困難竟然是一樣的。

那年,我正在寫一本書叫《大學不迷茫》。熟悉的讀者特別喜歡問我:「為什麼你寫東西總是透著濃濃的青春感,無論是小說還是雜文,都給人感覺像回到了大學四年。」我說,因為大學沒讀完,或者說,因為沒有讀一所普通的大學,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大學不迷茫》在2017年寫完,竟然在中國賣了一百多萬冊。那時我正在創業,很多年輕人都說這本書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力量,但我心裡特別忐忑。因為我知道,我這一套在現在的大學生群體裡可能已經過時了。現今的大學邏輯早已發生了變化,比如原本的大學生之所以叫天之驕子,是因為好像所有的知識都只能在大學裡留存,但現在的大學只能保證你掌握常識、只能保證你不是個文盲,所以你更需要在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這意味著,你學習的邏輯需要變化。

於是我在2019年決定重寫這本書,誰能想到,疫情來了。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反而讓我能安靜下來重新思考,就這樣,我一點點的改,一字字的修,終於,在疫情結束之後,這本書出版了。這本書,就是寫給大學生的。

三年疫情期間,我再也沒有機會去寶島臺灣,但我經常自己點一份滷肉飯和蚵仔煎在家吃。當得知這本書能在臺灣大是文化出版,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海峽兩岸的年輕人遇到的麻煩和困難依舊相似,因為兩岸的關係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也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應該對海的對岸的年輕人也有啟發意義。

因為青春是相通的。

就像那時我們看的臺灣的電視劇、綜藝節目的演員和藝人,現在也到中國發展;我們一直聽的周杰倫和五月天,也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和鳥巢國家體育場朝著我們招手。我們的書也開始流通,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中國的經濟實力這些年的確飛越了,但臺灣文化無論在何時都給我們啟發,就像這次 #Me Too 運動,從臺灣的藝人到政客、從明星到偶像,都在給我們一個啟發的聲音:時代變了。

對於那時我們了解的偶像,我們可能已經不感興趣,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不再有青春,只剩下青春的感悟,但其實每個年代年輕人的迷茫都是相通的。

所以,用這句話結尾:希望這本書,能讓那些年輕人和曾經的我們一樣,雖然迷茫,但好在一直朝前。在他們將來長大,回首往事時,能有個無悔的青春。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高收入的能力,學校沒教:畢業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賺錢,但沒有教授會教──現在知道,你少奮鬥10年、20年》

作者:李尚龍

百萬暢銷書作家、橙啦App首席內容長(CCO)、「尚書房」創始人。

著有《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我們總是孤獨成長》、《當你又忙又累,必須人間清醒》、《情緒可以低落,理想必須高漲》,以及長篇小說《刺》、《人設》(以上兩本小說皆已被改編為影視劇作品)、《朝前》。

2015~2016年度當當影響力作家、第六屆當當最具影響力青年作家、當當20週年白金作家、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文化大V、微博「年度出版作家」、亞洲好書榜「年度勵志作家」,並榮登《中國青年》封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 在這裡,我們不斷嘗試著做對的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花蓮地震受災戶短期旅宿 共3400間房免費入住
下一篇
創業之星選秀報名時間延長 5月31日截止收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