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子農場/戴勝益的絲瓜人生哲學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記者賴香珊/攝影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記者賴香珊/攝影

本文共1344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

戴勝益在2015年退休,過去八年,這位創辦王品集團的企業家一直在學油畫,聽說目前已經畫了100多幅。

我好奇他到底畫了那些作品,於是請成真咖啡王國雄董事長帶我去看看。他是前王品副董事長,王品的第四號員工,也是戴勝益的創業夥伴。

陽光大放送的星期五,我們先到溪頭健走了一個早上,這也是多年來王品創業團隊的例行運動。吃完午餐之後就到戴勝益的美術館,這該是戴勝益退休之後最大號的作品。

走進美術館,就看到一幅名為「絲瓜花」的油畫。畫面中,一朵朵絲瓜花盛開在綠葉間,那是戴勝益最喜歡的畫作之一,也是他理想的人生。「立功、立德、立言」,是他成就絲瓜人生的目標與期許。立功貢獻社會;立德樹立典範;立言醒世易俗。他認為,人的一生要努力的立德、立功、立言,就像絲瓜一樣,即使老到成了菜瓜布,反而比新鮮的菜瓜更值錢,愈老愈有價值。

他說,大部分人的價值就像小白菜,只能在「適吃期」拿來當菜餚。一旦過了適吃期,只能任其腐敗了。少部分人的價值則像蘿蔔,幼嫩時可煮蘿蔔湯,若要儲存過冬,則可曬成蘿蔔乾,以延長它的生命期。只有極少數人能變成絲瓜,不僅在世時活出意義,百年之後價值更高。

戴勝益的畫作風格多樣,有些是風景,有些是人物,還有特別畫給子女和朋友的。每一幅畫的背後都有他想說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他對生命的思考和體悟。他認為,透過畫作可以整理自己的人生記憶,也可以和世界溝通。這座美術館像是屬於他自己的教堂和道場,透過畫作表達自己的心聲,也讓觀眾感受到他的人生哲學。

在戴勝益的美術館裡,每一幅畫的標價都是「非賣品」。戴勝益認為他的畫作都是自己的寶貝,他的畫作不是用來賣錢的,而是用來表達心聲。他希望觀眾能夠感受到他的創作理念,也能夠從中汲取一些人生的啟示。

戴勝益從1993年創辦王品集團到今天已經30年,一直沒有停止和社會對話。他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也相信藝術可以成為連結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力量。即使退休了之後,他仍然透過創作來傳達自己的理念,身體力行了一位創業家所可能的晚年人生。

戴勝益的絲瓜人生哲學也是一種與生命對話的方式,他顯然希望不斷為自己的人生畫出美麗的畫作。事業一世,藝術永生,在人生的晚年把一生積累的資源和能量投入藝術,是很多國內外企業家的共同選擇。

像英國企業家泰德就是推動英國藝術慷慨捐贈的典範,泰德(Henry Tate,1819~1899)從英國利物浦以零售業起家、製造方糖致富,除了熱中慈善事業,多次贊助醫院、設立免費圖書館以及捐款給大學與教堂等公共機構外,也喜愛藝術。他捐贈了自己的藝術收藏和出資興建泰德美術館,推動英國藝術發展。

泰德原本想將自己所收藏的英國畫作捐贈給政府,請國家成立專屬於英國作品的美術館,卻被政府以「空間不足」的理由拒絕。但是他並不死心,決定建造一間專屬英國藝術的藝術殿堂,選址在泰晤士河畔米爾班舊監獄遺址上,1897年正式開幕,也因此被稱為「泰德藝廊」。泰德的捐贈與出資興建,展現了私人企業家對社會貢獻的可能性,並為英國藝術界帶來重要的貢獻。

反觀華人世界,能像泰德這樣對藝術投入的企業家並不多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穿越千年歷史,藝術的價值其實已經不需要多解釋,因為再多的錢都買不到歷史。而藝術,正是最美又最永恆的歷史遺物。

(作者是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管理錦囊/業務管理精氣神
下一篇
管理錦囊/培養領導力 主管必修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