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航借疫使力 躍航空獲利王

提要

兩年半大賺131億 全球貨運需求激增,帶旺相關業績,長榮航同步受惠;星宇出師不利,虧損96億...

華航。報系資料照
華航。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118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迄今將滿三年,位於疫情海嘯第一排的航空公司,營運大受影響,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疫情延燒兩年九個月,七家國籍航空業者盈虧互見,其中擁有龐大貨機機隊的華航(2610),兩年半共大賺131餘億元,為國籍航空的獲利王。

而一開航就遇到疫情的星宇航空,累虧多達96.6億餘元,為國籍航空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業者。總計七家航空公司在兩年九個月的疫情期間獲利50.4億元。

據各航空公司提報給民航局的營運數字顯示,從2020年1月疫情開始爆發至今年9月底止,國籍航空業龍頭華航,儘管客運大減班,少了客運收入和客機機腹載貨的艙位,但因擁有龐大的貨機機隊,在疫情期間全球貨運需求大增時,讓華航大發利市,尤其去年貨運運價達高峰時,就賺了近93.8億元,合計兩年九個月獲利131.3億餘元,為航空業的獲利王。

長榮航空雖然貨機機隊數不如華航,但同樣受惠於全球貨運暢旺及運價高漲,除疫情第一年(2020年)虧損33.6億元外,去年獲利66億餘元,今年到第3季則已大賺63.8億餘元,統計疫情開始到今年9月底稅後淨利有96.3億餘元,僅次於華航。

走精品航空路線的星宇航空,在各界關注下於2019年初正式開航,但一開航三天就遇到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在沒有客運又沒有貨運商機可以挹注下,星宇兩年九個月累積虧損多達96.6億餘元,為三家虧損的國籍航空中,虧損金額最高的業者。

台灣唯一廉價航空台灣虎航,和星宇一樣沒有貨機可以載貨,而客運航線又幾乎停擺下,兩年九個月累積虧損有61億餘元,是國籍航空虧損金額第二高的業者。以國內航線為主力的華信航空,則因國內疫情大爆發,影響旅客搭機和出遊意願,加上正值汰換機隊期間,兩年九個月共虧損了25.4億餘元。

長榮集團旗下的立榮航空,雖然也是以營運國內航線為主,在台灣疫情大爆發時載客量同樣受到衝擊,但因採用ATR-72型螺旋槳客機飛航,燃油成本較低,加上營運調度得宜,兩年九個月還小賺了5.6億餘元。至於專飛七美、望安、蘭嶼、綠島等偏遠離島航線的德安航空,在有政府的票價補貼下,小賺904萬元。

航空業者指出,今年第3季開始疫情逐漸趨緩,旅客量緩步回升,客運營收較上年增加很多,疫情指揮中心又於10月13日起,採入境0+7措施,加上國際上很多國家已全面開放邊境,商務、旅遊的旅客明顯增多,雖然有許多機場尚因機場人力不足,無法讓航空公司復航或增班,但預估12月中下旬就會有所改善,客運營收應會再增加。

展望明年,航空公司與桃機公司都認為,機場和部分航空公司人力短缺的問題,可望進一步獲得解決,復航的航空公司和航班將會持續增加,預估客運航班有機會回到疫情前的八成,整體營收也會跟著增大幅成長,虧損的狀況有望解除甚至轉而獲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225 每周一勢重要圖表
下一篇
非典型就業人數 逼近80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