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賴清德:未來希望能成立「淨零新創科技發展平台」

本文共832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今(29)日指出,在淨零轉型的過程中,要運用科技創新來解決問題,並帶動台灣產業升級及經濟轉型,同時也要兼顧經濟正義、社會包容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面向。

賴清德上午出席「今周刊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時表示,永續議題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淨零轉型,這也是全球必須一致行動的目標,有超過140個國家或地區共同宣示2050淨零轉型目標,許多國際大廠和台灣企業也加入RE100倡議,台灣企業更偕同協力廠商一起努力。相信在政府、企業與民間共同合作下,能逐步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賴清德指出,蔡總統在2021年4月22日宣布,2050淨零轉型是國家的目標。行政院也在去年3月公布「淨零排放路徑圖」,基於科技與氣候法制兩個基礎,達到能源轉型更安全、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更永續等四大轉型策略。政府並將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號召民間共同參與,讓我們能順利往目標邁進。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立法院已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律定碳費徵收等相關規定,行政院及國發會將建立碳盤查、碳定價及碳交易機制。我們在相同的目標下,運用國際認可的機制,逐步達成臺灣的淨零轉型。未來希望能成立「淨零新創科技發展平台」,推動淨零科技創新產業,結合產、官、學、研和綠色金融,專注在綠色能源開發,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及海洋能等,還有智慧電網及儲能也都要發展。

另外,賴清德也說,我們用科技創新來解決實務上面臨的各項問題,希望運用年輕人和企業家的創意,開啟以創新經濟發展為導向的國家希望工程。面臨淨零轉型的壓力,應該利用創新驅動的產業模式,在解決問題之外,也化壓力為助力,帶動台灣產業升級及經濟轉型。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還需要兼顧到經濟正義。不僅大企業有能力搭上轉型列車,政府也應該要幫助中小企業、微型企業,使他們不致在因應氣候變遷上出現落差。我們用有餘來補不足,讓社會更具包容性,在經濟發展同時,也不讓貧富懸殊加大。環境保護、經濟正義及社會包容等各個面向,政府都應該一併照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張安平:樂觀看土葡水泥市場 可望貢獻台泥合理報酬
下一篇
AI PC 大戰!安謀處理器抬頭 不再是英特爾獨大的天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