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共將開三中全會 分析:經濟與改革失衡痛點難解

本文共952字

中央社 台北1日電

延宕多時的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在7月召開。分析認為,中國當前經濟與改革雙陷困境難解,必須糾正長期結構性失衡,想盡辦法增加家庭可支配所得,民眾有信心消費,才是良性循環。

中共每屆三中全會,大多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問題,本屆原本應在去年9月到12月間舉行,面對中國當前正面臨房地產危機、產能過剩,以及消費疲軟等多重挑戰,三中全會延宕多時後,能否提出任何改革措施,令人關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指出,中國經濟回升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仍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外部環境嚴峻性明顯上升。因此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同時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創造更多消費場景。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當天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預測」(UCLA Anderson Forecast)中心經濟學家俞偉雄(William Yu)表示,中國經濟困境十分嚴重,原因是過去一直過度重視投資,把資源從家庭轉移到企業、政府身上。

俞偉雄引述中國官方數據指出,中國的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45%左右,而全世界普遍比重是20%;同時,家庭消費應占GDP約60至70%,而在中國只占40%左右。投資太多的結果就是回報率越來越低,導致債務上升,中國的房地產現狀,就是例證。

他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必須糾正長期結構性失衡的現象,中國要想盡辦法,讓家庭可支配所得增加,有信心來消費,企業的收入就會回穩,產生良性循環。

但中國當局長期心態認爲,投資是看得到的,把資源歸還給家庭,短期無法看到明顯效果,政府也無法主導掌控,顯示對經濟成長本質的認識不夠透徹。

美國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黃天磊則認爲,中國官方和外界有認知上的差異,外界覺得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多,但中國政府可能不覺得問題很嚴重。

黃天磊認為,三中全會雖然會討論深化改革的問題,但更應關注的不是眼前的經濟困境,而日是長期的體制性問題。從中國在疫情時期的刺激措施就可看到,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顯著不同。

他表示,中國的政策長期以來都是重供給而輕需求側,這也是導致目前經濟不平衡的最重要和根本原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抖音頒新規設限發布內容 網路創作者擔憂
下一篇
短線聚焦消費電子、金融 陸股震盪回檔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