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第一類接觸/立凱電董座張聖時 找到雙贏方程式

立凱電董事長張聖時。
記者吳凱中/攝影
立凱電董事長張聖時。 記者吳凱中/攝影

本文共6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立凱電(5227)從自己生產鋰電池材料轉型IP授權廠商,放眼全球電池產業也屬特例。立凱董事長張聖時指出,台灣本來就有矽智財授權模式;再者,鋰電池產業目前全球趨勢是在地化生產,但投資建廠所需金額龐大,而且非當地廠商很難拿到官方補貼,因此立凱電選擇用授權方式,這是雙贏的模式。

立凱電去年宣布商業模式轉型為IP授權廠商,在此之前,張聖時帶領公司高層前往各國視察。他坦言,立凱電若在海外設廠生產,真的很困難,第一,由於外商身分設廠很難拿到當地政府補貼,其次,立凱電很難從台灣生產再出口國外,主因在疫情之後,全球鋰電池產業趨勢是在地化供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巨漢擬6月上櫃 今年營運看增
下一篇
宣德全年營收拚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