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榮、陽明首季獲利大減

提要

年減逾九成 長榮每股純益2.38元 稱冠同業 陽明0.97元 擬斥資300億買五艘LNG船

長榮海運。(本報系資料庫)
長榮海運。(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5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2603)昨(12)日公布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38元,登上航運股單季獲利王,陽明海運EPS為0.97元,萬海是貨櫃三雄中唯一虧損的業者,每股稅後虧損0.75元。

另外,陽明昨天也宣布預計斥資不超過新台幣300億元,買進五艘LNG船。

長榮董事會通過第1季財報,合併營收668.27億元,年減60.8%,稅後純益50.43億元,年減95.0%,毛利率22.1%,EPS為2.38元。法人認為,長榮已有80%船配備脫硫設備,還有2.4萬噸新船加入,有效降低成本,全球競爭力優於同業,在市場急速變動中,長榮依舊保持健康艙位利用率水準,成為獲利突圍的重要關鍵。

長榮表示,第1季貨櫃航運景氣受全球政經局勢與通膨壓力影響,整體運輸需求及市場運價均下滑,影響第1季營收與獲利表現;長榮持續注意市場變動及貨量變化,強化航線布局,也持續關注因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相關產業鏈及貿易結構的改變,適時調配運力因應市場發展。

陽明昨天也公布第1季合併營收為369.53億元,年減65.3%,稅後純益34.01億元,年減94.3%,EPS為0.97元,較去年同期17.35元大幅減少16.38元。

另外,陽明董事會公布將訂造五艘LNG船,進入最後議價階段,董事會同意議價區間為總金額8.5億美元(折算新台幣261.29億)至9.75億美元(折算新台幣299.71億元),根據IMO(聯合國海國際海事組織)新環保法規實施,不符法規船舶會陸續退出市場,未來新能源船需求將激增,陽明訂造的LNG船有助提升全球海運市場競爭力。

展望市場變動,陽明表示,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供給成長8.3%,需求成長1.4%,市場依然供過於求,船舶供給面仍受日趨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影響,全球航商可能採取降低船舶航速或加速舊船汰換以符合規定,有助供需趨於平衡,加上,IMO將於今年7月討論是否設定更嚴格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及減碳等議題,對未來船舶供給面可能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

SCFI運價指數連三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集邦:三大 DRAM 廠衝 HBM 產能 占先進製程比重破三成
下一篇
商總:兩岸議題稍嫌硬了點 工總、工商協進會呼籲重啟對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