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為發豪語「自駕系統超越特斯拉」 它在電動汽車的布局真這麼厲害?

華為與賽利斯合作推出的M7汽車。(網路照片)
華為與賽利斯合作推出的M7汽車。(網路照片)

本文共1854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大陸汽車行業從2023年初就進入殺價競爭的肉搏戰,外界都沒想到大陸汽車市場這麼快就進入競爭激烈的紅海,究竟誰能活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華為日前發下狂語,未來能夠活下來的就是比亞迪,以及跟華為合作的汽車業者,華為的汽車產業布局有這麼厲害嗎?華為哪來的底氣說出這樣的預測。

華為在汽車業秀肌肉

華為日前在深圳舉辦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華為在造車方面秀「肌肉」—每年人民幣100億元的投資研發以及7,000人的研發團隊。在這樣研發力量的投入下,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問界系列電動汽車在15個月就創造10萬輛汽車銷量,完成一般新造車公司幾年的目標。

深圳展覽中心的展館中,華為AITO問界高階智慧駕駛版本的車輛,正式進行交車。甚至預告在問界M5、M7之後,即將在今年第4季亮相的新車問界M9。這款被稱作「移動的智慧家、辦公室、會議室和臥室」的M9車型的配備豪華:全新800V高壓動力平台;滿配10屏幕,並與鴻蒙智能座艙深度融合;AR-HUD與智能駕駛深度融合;頂級奢華影音體驗。

自駕系統超越特斯拉

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的CEO余承東表示,華為的高階智慧駕駛系統已經「超過了特斯拉,以及所有對手」,華為提供給問界的智慧駕駛軟體,未來可能每月都會進行反覆運算。 

余承東認為,在汽車智慧化時代,只有巨頭才有足夠的資源投入,而一般公司很難在「更卷」的市場中存活下來,而這樣的巨頭,除了華為,還有比亞迪。  

余承東說,他今年正好在華為工作剛滿30年,經歷每一個行業的變化,從固定通信到行動通信,到智慧終端機,今天又到了帶輪子的智慧終端機,就是智慧汽車這個時代,華為堅持百億星雲協同的大技術,來賦能這個智慧的智慧電商裡面汽車的發展,華為每年投入人民幣100多億元的研發,重點投入在智慧座艙、智慧駕駛、智慧網聯以及智慧車控這幾個領域。

華為這幾年推出HI模式和自選車模式,在HI模式的基礎上,不僅提供全棧的技術的解決方案,同時把華為十幾年來品管的經驗、使用者體驗設計、產品行銷、品牌行銷、用戶體驗設計能力,和車廠進行緊密合作。不僅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提供To C的能力,通過華為的品質的設計各方面的能力,來幫助車企一起來打造最好的車,這是華為的方向。

華為電動汽車布局概況。林茂仁/製表
華為電動汽車布局概況。林茂仁/製表

華為合作車企有四家

華為合作的車企從賽力斯開始,以及北汽、奇瑞、江淮四家公司在做質檢測試模式,華為來主導產品的設計,跟車廠共同開發,聯合打造最好的產品。

華為第一個合作夥伴賽力斯,從0到1短短四、五個月,之後實現10萬輛的交車,一年多的時間走過造車新勢力三年、五年走的道路,和賽力斯合作的這三款車型,第一款M5,第二款是M7和M5的純電版。

問界產品上市以來,華為把品質做到第一名,用戶滿意度做到第一名,雙第一。作為一個新手,過去(賽力斯)的品質排不上名次,跟華為合作以後,品質做到第一名,客戶滿意度第一名雙第一,創造了一個奇跡。

華為關注NPS指標 

余承東透露,華為終端能夠崛起不是靠KPI指標,他只關注三個NPS指標(Net Promoter Score,用戶淨推薦值)達到了非常高的高分,這就能夠帶來持續發展的趨勢,這是華為終端崛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華為內部考核團隊的核心指標,就是這個NPS原則,他從來不關注KPI,只關注NPS。

華為跟合作夥伴剛開始進入汽車領域的時候,贏得這個消費者的信任還需要時間。但余承東相信隨著時間,華為不斷推出更好的產品,一定會有引爆市場,因為華為有耐心。最近M5問界高階自動駕駛版開始交車,在智慧駕駛領域,目前這是體驗最好的這個方案,沒有之一。到現在(版本),華為超越特斯拉的FSD(自駕系統),超越國內外的所有同行。

華為在智慧座艙做到了體驗的第一名,今天又把智慧駕駛(自動駕駛)做到第一名,智慧駕駛難度遠遠高於智慧座艙,因為智慧駕駛涉及到很多AI人工智慧的東西,這方面華為做了巨大投資—70%和80的投資研發都在智慧駕駛領域,能夠大幅度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同時減輕駕駛疲勞。華為在6月底會發表一個新的版本,體驗會更好,想讓智慧駕駛每個月都反覆運算升級和發展,未來的體驗會越來越好。 

華為除了打造智慧座艙及自動駕駛等汽車軟體外,最新動作是拿下電動汽車品牌商標「問界(AITO)」,大陸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商標局公告顯示,共計21個問界商標,已被核准從北京永安世達科貿公司轉讓至華為技術公司名下,此前,AITO和問界的商標都不在華為手中,華為日前拿下問界商標,將強化消費者對問界品牌就是「華為電動汽車」的認知,為年銷百萬、千萬輛汽車的野心鋪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軟銀證實清倉阿里股票 馬雲成為阿里第一大股東
下一篇
小米汽車SU7保費超過瑪莎拉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