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1字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對台的貿易壁壘調查將延長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學者分析,中國可能會分兩階段公布,在選前公布調查結果,並視選舉結果採取下一步措施。
中國商務部4月間決定,就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調查項目由原本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原本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然而中國商務部9日稱「鑑於本案情況複雜」,決定調查期限延長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
由於2024年1月12日是總統大選前一天,因此「以商逼政」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告訴中央社,無論是今年10月12日,或是明年的1月12日,貿易壁壘調查一定會成立,一旦成立,接下來就會採取一些反制作為,現在應該關注的是「什麼時候出手」與「使用手段」。
他認為,中國藉由這個牽涉經貿的行動,一方面對內交代,顯示「在兩岸關係上掌握主導權與主動權」,另一方面也想在選舉前向台灣民眾傳達「兩岸沒有政治互信,經貿領域就很難讓利」,試圖營造「經濟繁榮與衰退的道路選擇」。
他進一步指出,北京對待明年總統大選跟過往最大的差異是「政治的分歧是會影響經貿交流與合作」。所以,站在北京的立場,可能也會「留有餘地」,看看台灣明年選舉的結果,「如果明年選舉的結果是北京最不樂見的情況,可能會加強在經貿上的力度,在明年5月20日之前對台灣構成新一波的壓力。」
張五岳說,在這項議題上中國基本上是定調為「兩步走」,第一步是選前造成一些影響,然而「是否符合北京期待還是適得其反,最終仍需端看台灣的選民」;第二步則是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最後的結果是北京不樂見的情況,就會有一些措施。
至於北京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張五岳認為可能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早收清單下手,採取部份或全部優惠關稅降為零,但不至於會貿然終止ECFA,因為「終止的話就象徵兩岸的經貿全面脫鉤斷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