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基金定期定額 跟著股市走

提要

去年減至545億元 台灣投資人易受大盤行情波動影響,指數大漲時申購人數就增加,反之則減少...

新台幣。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1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金融管理委員會主委黃天牧說:「投資要有紀律,要沉得住氣,就可以掌握大的財富。」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也是投資一種方式,非常符合黃天牧所說的投資理念,但對比共同基金近五年來的定期定額金額變化,呈現指數大漲時,申購投資人就增加,反之就減少,台灣投資人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還是比較容易受到股市行情波動的影響。

2019至2021年台股呈現大多頭行情,台股指數單一年度上漲超過2,000點,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就隨之增加,2019、2020及2021年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分別為376億元、497億元及660億元;2022年台股指數下跌4,000點,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金額也降至545億元。

台灣投資人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選擇標的也隨台股漲跌趨勢而調整。2019及2020年定期定額申購跨國股票型共同基金的金額分別約174億元、223億元,比申購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金額還要多;2021、2022年金額則分別約278億元、202億元,則已經比申購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為少。

大多數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單筆金額為3,000元,近五年來每筆平均定期定額申購金額介於5,000~6,000元,屬於穩定狀況,每年差距不大。不過,每人平均申購共同基金的金額變化就不同,2020及2021年的每人平均申購金額已逼近10,000元,2019及2022年每人平均申購金額約7,500元上下,明顯呈現股市行情好,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金額就增加,反之則減少。

這五年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變化,除來自於股市行情波動影響,投資商品多元化也有相當關聯性,尤其是零股與被動性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成為投資人新寵,「存股」與「存ETF」風氣在年輕投資族群盛行,讓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人數與金額受到影響而增幅不大。

近五年定期定額申購共同基金的金額變化,透露多數投資人尚未完全掌握定期定額的精隨。定期定額「不停扣」是精華的所在,群益投信指出,在兩種情形下,都不該停止扣款:一是停利點到,贖回後不停扣;一是市場回檔不停扣。

停利點到,贖回後不停扣的內涵是:雖然將基金賣出獲利了結,但仍要每個月持續定期定額,抱持紀律投資的習慣,甚至可以將贖回的資金再度投入市場,例如:提高每個月扣款金額,或者布局在不同的市場,達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市場回檔,不停扣的意義為:如果仍然看好投資市場的中長期發展,遇到市場下跌時,也要繼續扣款不停扣,持續扣款才可以累積相對便宜單位數,持續降低成本。當投資時間夠長(經歷一波景氣循環),便可獲利出場,即微笑曲線,這也是定期定額的精髓所在,高檔買少、低檔買多,讓成本持續平均,在低檔停扣,將會失去定期定額投資法的優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310 每周一勢重要圖表
下一篇
二成房產業 無加班費、無補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