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藝術家施懿珊個展 探討虛擬世界中的性騷擾

本文共840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14日電

MeToo運動開啟人們對身體界限的討論,隨網路與實體漸趨於一致,藝術家施懿珊觀察,虛擬空間也會有性騷擾,北美館個展中,她構思出一套判罰程序,還會有未來監獄進行懲罰。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施懿珊個展」明天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期間,施懿珊將分別以數位空間內的性騷擾、暴力圍觀者、網路匿名機制及網路霸凌工具鏈為題,策畫4場藝術行動,也邀請觀眾參與,透過穿戴裝置,成為虛擬世界一員,見證不同道德議題的判罰。

施懿珊今天向中央社記者分享,展覽計畫約1年至2年前發想,碰巧在此時推出,「我長期關注科技命題,很多年前就知道虛擬空間也會有性騷擾現象。」例如使用者會群起追逐遊戲中外型為女性的使用者等,在研究數據訊號與實體世界的關係時,都能發現許多新倫理議題。

施懿珊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目前也以虛構研究者「賴火旺」(Prof. Lai Ho Wang)之名,組織「科技物件與人類幻象研究室」,推展各種以「科技物」作為命題的研究與討論。

在個展中,施懿珊也透過作品「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探討中國自2017年施行的網路實名制政策,在中國政府強制網路使用者必須「刷臉」後,曾有人將暫存於過渡性儲存空間的「合法人臉」批次販售。

施懿珊分享,自己從2008年開始註冊使用中國社群平台,「在那以前連看到中國網頁都不想。」但後來中國網路產業日益蓬勃,她認為不該一昧抵制,而出自好奇心註冊,相較台灣人常使用的社群平台,許多中國社群平台「市井氣息」更為濃厚,她甚至還成為論壇版主,與中國網友探討外星人等神祕生物。

「後來不配合臉部驗證與實名登記就無法登進平台,許多人就哀嚎、崩潰,因為他們青春都在上面了。」連施懿珊後來也被「屏蔽」。

施懿珊因而構思出「穿牆行動」,她購買部分「合法人臉」,並透過生成器組成新的臉,竟然就可以閃避中國一些社群平台的驗證系統。展場中,觀眾也可以掃描臉部照片,參與施懿珊的計畫。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施懿珊個展」明天起於北美館展出至10月8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捷運萬大線土城高架段流標 雙北將檢討原因再招標
下一篇
BBC 專訪 蔡英文總統:不排除大陸侵台可能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