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失智照護〉實踐對失智者友善

本文共893字

經濟日報 劉庭軒

兩周前,我們聊到必須打造失智友善社區,才能及時發現社區周遭長輩的異狀,提早發現失智症,並盡快協助就醫,給予生活上的協助,才能造就出可以讓每個人安心變老的社會。

筆者曾看過網路上一則影片,是2018年時屏東基督教醫院與統一超商合作「及早救智」計畫,拍攝街頭實驗影片,測試路人遇到失智症長輩迷路或認錯人會有什麼反應。

影片中明明人在台北的長輩,詢問路上高雄的小港國中怎麼走?其實這是典型的失智症症狀,時間空間錯亂而迷路、認錯人、判斷力下降、重複問話等等皆是。但這時端看路人是否夠有敏銳性,才能夠及時協助眼前的失智長者。而影片中的路人,雖然有些會建議長輩到警察局問路,但大多數人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協助,選擇冷漠離開、害怕閃避,也有不耐煩拒絕。這樣的結果不禁讓人感嘆,台灣人對於失智的認知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照顧失智症長者,最讓家屬苦惱的是怕迷路、被欺騙、出意外等狀況,不友善的社會環境,或民眾不了解失智症而無法「正確」與失智症者互動,都讓家屬及失智長者畏於出門與人來往。

那一般民眾該如何認識失智症呢?其實坊間與網路上皆有許多資料可以查詢與學習,不妨搜尋「認識失智症」來增加對於失智症的認識,目前新北市衛生局也推動「失智守護天使計畫」,透過實體課程或線上課程來認識失智症,並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失智或是疑似失智的長輩,該如何應對與協助,藉此提升全民識能教育,讓民眾透過訓練,不僅可以提早察覺周遭親友是否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還可以主動向失智者、家屬釋出善意,伸出溫暖的手,打造一個對失智友善的社區與社會。

「在地老化」是近年來台灣長照極力推廣的重點項目之一。要打造連續性照護的環境,須將完善、完整、普及的照護模式推廣至社區中,達成在地安老的理想,提供在社區生活的失智長者照護服務。在推廣認識失智症的道路上並不輕鬆,期望不只是長照人員與專業照顧人員,一般民眾也能夠一同來關注,給予力量!

失智症照護不容易,若能將自身經驗分享給需要的人,相信能使照顧者減輕一些壓力與負擔。你有失智照護的經驗分享嗎?歡迎投稿lele.le@stipendiary.tw。

(作者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寶山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錫寶殯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是高雄市受恩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中國生命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號8296)執行董事以及中國殯葬協會榮譽會員。

上一篇
喬旭 循環經濟再利用業者 通過BS8001 最高級查證
下一篇
新竹人還不是「科技新貴」 資產才看到台北人車尾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