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不動產協進會國卓論壇 探討臺灣社會住宅議題

提要

凸顯台灣社宅發展現況、問題克服解決與進步方向 與談參與熱烈

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左起)、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林洲民建築師、戴育澤建築師於國卓論壇綜合座談合影。 不動產協進會/提供
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左起)、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林洲民建築師、戴育澤建築師於國卓論壇綜合座談合影。 不動產協進會/提供

本文共2819字

經濟日報 孫震宇

為創造更好的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暨世界不動產聯盟臺灣分會,11月21日以「臺灣社會住宅的實踐與展望」的主題,舉辦2023國卓論壇,分別邀請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發表台中市社會住宅推動計畫與現況,以及台北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紐約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洲民,發表台南市公營住宅規劃設計理念與實踐,並由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主持、舉行綜合座談,討論多項社會社宅議題,吸引百餘位建築業界人士熱烈參與。

國卓論壇由不動產協進會名譽理事長、國家卓越建設獎評審團總召集人黃南淵致開幕詞,他表示,政府持續提出興建社會住宅政策,蔡英文總統8年內希望社宅達到12萬戶目標,讓買不起住宅的民眾買的起,但數量仍遠遠不足,如何在有限經費下,蓋更多社宅,例如興建小社宅是個辦法,不過小宅的標準、住宅設計等,都尚未訂定,社宅目標可以更加明確。

不動產協進會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委黃志遠於引言提到,20年前在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大約是6倍、全國大約是4倍多,尚在合理範圍內,但據世界統計,現在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20倍、全國10倍,年青人如何在目前薪資下,買房享有美好家居生活、實現夢想,社會住宅是重要議題。12萬戶目標占全國住宅900萬戶是1.3%,離美國6%、歐洲20%、新加坡80%,都還很遙遠,更何況目前實際完成只有2萬戶,邀請產官學專家展望討論,台灣社宅如何達到10%,或是從5%來思考,社宅需達到一定數量才有感,不只有少數中籤人才有。

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透過大量的社宅實際圖照,分享近年來台中市社會住宅的成果。她舉例美國社宅發生了犯罪、貧窮的失敗案例,她指出,社宅必須思考人的管理、生活的事情,住的人的想法與感受,不只是比拼蓋了多少戶。台中市政府希望社宅是宜居建築,每一家庭的生活可以在社宅建築空間中交匯,如同過去三合院的共居生活,互相支持,考慮到年青人、樂齡族在工作與生活上的,以及經濟弱勢、社會弱勢的各種需求,所以考量到社服、日照等服務都考量進來,幫助辨識資源、取得資源,設定社會工作服務站,經過據點日常觀察,對接服務需求與預防家暴、自殺等事件發生。陳靖怡強調,社會住宅不只是興建工程,而是社會改造工程,

台北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紐約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洲民,他分享自己在台北市政府擔任公職服務的經驗與過程,以及目前事務所承接的台南市政府社宅案,台南市社宅案預算15億元,事務所已做了3年半。之前自己有機會在公部門服務,確實有機會做到「集體成就」。他說,1989年至2014年的25年,台灣社宅進度幾乎是零,但2014年之後的8年,台灣社宅進度突飛猛進,從8年前夜宿仁愛帝寶的「巢運」運動,當時競選台北市長柯文哲,如果答應大量興建社宅,建築業界就要努力。他回顧台北市長陳水扁、馬英九與郝龍斌的社宅成績,特別指出郝龍斌第二個市長任期全力推動社宅興建,積極找地、編列預算的努力。過去30年,台灣共興建5萬2千戶社宅,2014年台灣社宅比例0.08%,台北市是0.8%,而柯文哲提出社宅5%、5萬戶目標,經過辦社宅展覽、公聽會的溝通,8年來台北市有了1萬2330戶的空前紀錄,興建社宅腳步不能停止,是個要做的好生意。租台北市社宅6年的租金,可以買到台北市0.5坪,代表稅制與社會體制,需要大家共推。

綜合座談由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主持,與談人邀請此次國卓論壇協辦單位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以及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與二位曾獲國家卓越建設獎國士貢獻獎的台北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紐約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洲民,與建築師戴育澤共同參與與談多項項社會住宅議題。

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分別以台灣社宅目前的質與量說明,從蔡英文總統8年20萬戶社宅目標來說,包括8萬戶包租代管、12萬戶社宅興建,其中興建社宅是108年底加入住都中心的任務,目前已發包至110處、共4萬多戶,明年社宅量將占全國住宅總量2.2%,明年總統大選,已有候選人提出未來8年、包租代管增加至25萬戶、社宅興建25萬戶,如此社宅數量合計有50萬戶,約占全國住宅總量5%左右; 隨社宅數量增加,在管理部分,建立雲平台管理系統;在質的部分,社宅都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與耐震標章,全棟採通用設計,這已是社宅標配,台灣多地震,住都中心與國家地震中心合作,發生地震後,將立即產生報表以了解社宅是否受損的預警系統。

柯茂榮說,社宅是社區發展空間,親和性高,是社區重要據點,選擇容易到達的地點,對都市發展幫助大。在就業部分,舉例大型社宅如林口社宅,保留450戶供中小企業處供青年創業所用,目前450戶全數出租,實現了居住生活與工作,都能在社區完成,社宅能成為就業與改善經濟。

建築師戴育澤表示,如果有未來的13萬戶社宅,將對台灣建築產業產生巨大變化,之前的12萬戶社宅,估算投入預算約是2兆台幣,是台灣政府一年總預算,將在未來8年內投入,這些預算是否只是做社宅而已呢?社區、鄰里、都市、甚至是國家,在各個領域中,有不同參與者,他們是誰?在不同的角度與層級,有不同的如同房地產缺工問題,造成各案間互相排擠,政府的建築產業政策為何?個人也參與4個社宅案中,思考要達到什麼水平,才是成功的社宅。

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指出,台中市社宅運營即將到達第一個6年屢約時限,此時台中市政府身為房東管理者、更是協助的角色,台中市將協助社宅住民銜接至下一個居住流程,面對弱勢族群各項問題,其中必須要考量弱勢居住權的問題。她特別指出弱勢高齡族群的部分,隨著6年、12年時間過去,高齡者除有地域限制、以及適應新的居住環境能力更不容易的問題,是否該放寬對高齡者的規定,對接更多服務與資源,值得探討。

建築師林洲民則提到,社宅應該要持續不斷的蓋,要加速加倍興建,台灣社宅比例只有荷蘭的1/200至1/400;他認為社宅是社福設施,不應該討論「自償」問題,如同捷運、學校圖書館,一定要做;而台北市放寬社宅入住資格,以及本來反對興建的里長里民,在社宅完工後要保留戶,說明社宅其實已成為受歡迎的項目,但是要注意社宅法中歸類的12種居民,他們入住的需求與權益。他說過去在公部門服務時開會討論,他不會討論社宅的公設、公共藝術、公共設施問題,政府不是民間企業,蓋社宅不是為了營利,社宅是公共資源,社宅不會債留子孫,並會帶動社會經濟。他同時主張社宅要用好的,讓弱勢者用好的,是很好的提升。

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最後座談總結:對於居住正義、社會住宅議題,總統候選人都有提出論述,期待總統當選人持續關注居住正義、社會住宅議題,不動產協進會將以舉辦國家卓越建設獎的用心精神,後續持續舉辦更多場次國卓論壇,探討更多住宅議題,讓我們的城市更好、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左起)、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引言人...
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左起)、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靖怡、引言人不動產協進會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委黃志遠、不動產協進會名譽理事長黃南淵、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不動產協進會榮譽理事長林長勲、戴育澤建築師於國卓論壇開場合影。 吳榮邦/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高齡世代來臨 租賃住宅服務業扮最佳守門員
下一篇
寶輝「101 Theater South」七期歌劇院豪宅聚落 最珍貴門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