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資本市場「封城」台商風險加重!證監會長臂管轄 境外上市增資要報備

本文共1686字

財訊雙週刊 文/劉軒彤

中國證監會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已半年,台灣已有八家上市櫃暨準上市公司配合備案;證期局則統計有九家準備上市的公司進度受阻。

根據《財訊》報導,中國證監會自3月31日起,要求在中國境內營運的內外資企業,在境外上市和增資時,必須準時向中國證監會報備,被形容為資本市場的「長臂管轄」,搞得台商和券商一個頭兩個大。

一位去年因為上海封城而灰頭土臉的台商感嘆,台商到中國投資都合法,到境外上市卻被要求備案,決定權、時間都在中國證監會,造成上市的障礙,「全世界沒有這樣的。這個長臂管轄就像資本市場的封城,剝奪自由、權利受損。」

如今新政策已執行半年,先來看看實務上有什麼狀況。

《財訊》分析,從中國的角度,根據證監會的公開訊息,截至9月21日止,已經通過37件備案申請,其中14件屬於港股全流通(所有股票可以流通交易),美國上市九件、香港上市14件;另外尚有107家等候海外上市備案通過,最大宗為香港上市的72件,其次是那斯達克的32件。

當初證監會發布這項試行辦法時,中國輿論的反應不太在乎管太多,倒是樂見到海外上市終於有統一的備案規範;而從這半年備案審核的速度來看,5、6月總共只有兩件通過,7到9月明顯加速,因此,中國媒體都以「提速」來形容備案制對於海外上市的影響,審核時間大概8到9週。

回台掛牌 九家企業受影響

但是,《財訊》也發現,台商的感受完全不同。這個新規範全名為《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所謂的境內企業,即使是用間接控股方式,只要把中國當作主要市場或營運基地,或是中國境內企業營收、獲利、資產占合併報表超過50%,日後這些企業到中國以外地區上市,或者已經在海外上市而打算增資,都要按照規定時間向證監會報備。這讓很多台商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就拿金管會證期局7月的統計來說,9家今年準備到台灣掛牌的企業,會因為新規定而受到影響。券商私下表示,有些公司會因為備案拉長時間,有些公司的上市態度轉為觀望,而券商因為情勢不明且責任變大,對於承接營運主體在中國的KY公司上市案,也趨於保守。這是第一類明顯受到影響的廠商。

《財訊》分析,舉兩個例子,早已獲台灣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上市的富世達與AMAX-KY,雖然都在9月1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通知「暫不納入備案管理範圍」,但是整個備案從申請到回覆超過3個月,上市進度明顯受阻。

第2類會受到影響的台商,則發生在已經上市櫃的企業身上。截至9月21日止,共有6家公司因為辦理現金增資或發行可轉債,而向證監會備案,包括鴻碩、雷笛克、緯軟、進泰、材料--KY、和勤,目前只有鴻碩被回覆「暫不納入備案管理範圍」而予以退回,報備申請長達69天,其他公司則仍在等待中。

暫不納管 未來變化像迷霧

《財訊》報導指出,這部分因為是規定增資發行完成後3日內備案,表面上不會影響增資結果,但是公司及券商必須在增資過程中就要準備文件,而且目前因為還沒有實際備案通過的案例,台商對於中國意欲掌握的資訊並不完全了解,仍是戒慎恐懼。

除了上述兩大類型企業外,近月來也開始出現一個現象;以原料藥廠旭富為例,該公司就在最新的現增公開說明書上,先來個免責聲明,主動說明自己並不適用於中國這項新的報備試行辦法。

根據《財訊》報導,雖然,陸委會曾對媒體表示,該試行辦法並非針對台商,但是擺在眼前的,是已經影響到企業到台灣上市進度。另一方面,雖然已有3家台灣上市櫃或者準上市櫃公司接獲證監會回覆「暫不納管」,但是這個暫時是多久?到底日後被要求交出的資訊會不會牴觸台灣紅線?目前一團迷霧。

現階段,中國這項新規定還只是一個試行辦法,代表將來還有調整空間,甚至進一步變成法律,不確定性極高;面對中國資本市場全新的監管時代,有些台商擔心被找麻煩而盡力配合,有些人感嘆要降低中國投資避免被納管。只能說,台商在中國的投資風險真是愈來愈多了!

延伸閱讀:

比亞迪台廠供應鏈 無近憂但有遠慮!中國拉高汽車零件自製率,相關族群能繼續沾光?

一季規模即突破700億元!包租公、節稅族群新歡 ETF當紅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台海若有戰事 會放下一切衝到最前線採訪…一生懸命,野島剛の記者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房企碧桂園清盤聆訊押後至6月
下一篇
陸救房市准地方政府購屋 人行射三箭 設保障性住宅再貸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