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2字
中國大陸3月宣布斡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展現北京成為中東外交要角的志向,但路透10日分析,對於近期以巴衝突再起,北京的回應相對低調,可能暴露北京在中東的外交雄心有其侷限。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已逾900以國人喪生。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多次未能譴責哈瑪斯,而是呼籲衝突降溫,以巴應尋求「兩國方案」,支持巴勒斯坦獨立。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表示,中方高度關切以巴衝突,敦促各方停火,北京願與各方保持溝通,力促中東和平。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人尚未對此議題表態。報導指出,中方的中間態度已招致美國和以色列官員批評,部分指稱這削弱北京成為中東地區中立和平斡旋者的自許。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和中東關係專家費蓋羅亞(Bill Figueroa)向路透表示,當前中方對以巴衝突的態度,確實使北京位居中東要角的相關宣傳論調出現漏洞。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的外交向來閃避風險,而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令北京外交官處境尷尬,尤其北京向來支持巴勒斯坦人,又和以色列盟友美國是對手關係。
新冠解封後,習近平致力在外交上與美國及其盟邦打對台,認為美國試圖壓抑北京發展。至今,北京和非西方的多邊組織深化關係,如金磚集團,也致力和俄羅斯、中東和全球南方國家強化連結。
但路透指出,北京長期的「不干涉」政策,有時會與中國在世界舞台扮演強權角色的目標相悖。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指出,習領導的中國希望在中東等世界各地受敬重,但終究不願處理真正棘手的區域問題,僅爭取較易得手的成果。
先前,北京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曾與以色列、西岸的巴勒斯坦當局、阿拉伯聯盟和歐盟接觸,商討「兩國方案」和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事宜,但北京和巴勒斯坦等方的長期區域關係,限制了北京的選項。
譴責哈瑪斯也可能潛在造成北京和俄國、伊朗對立。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表示,哈瑪斯幕後支持者不明,「很可能是中國的夥伴們」,俄國會因美國受中東問題分心而得利,伊朗也被西方媒體點名長期支持哈瑪斯;若北京譴責哈瑪斯攻擊,中方就負有採取行動的義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