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數位沛方/翻轉行銷思維

本文共1019字

經濟日報 王如沛(數位行銷顧問)

有時候在一些活動場合上跟中小企業主交換名片,企業主看到上面寫著行銷顧問,就會說「喔我們非常重視行銷,像現在就有在買網路廣告跟經營粉絲團」。但其實所謂的行銷,不單單是投廣告跟經營社群。

在過往,我們往往被marketing這個字翻譯成行銷,而誤以為行銷推廣就是行銷的一切,實際上,在其他國家甚至比較有規模的企業,他們對於marketing的定義是叫做市場營運銷售,這中間的差別,就是很多企業主忽視行銷重要性的關鍵點。

在一本深度訪談張忠謀的書籍中曾提到,台積電對於行銷這件事情有八項任務,除了提升品牌辨識度和針對不同市場擬定行銷策略外,掌握市場競爭資訊、提出新的服務或技術建議、與研發部門合作決定技術藍圖等事項也都屬於行銷領域的範疇。

也就是說行銷這工作的價值,不單單是在產品服務出來後的廣告投放等推廣操作帶來業績而已,其實從最前端的開發商品或挑選要銷售的產品,行銷人員就已經可以做出貢獻。

舉例來說,若今天公司是製造業,想要開發海外的客戶,除了參展外,行銷人員可以先透過數位工具去了解哪些國家的企業會搜尋我們相關設備的關鍵字,再來針對當地長期地投放相關的廣告資訊。

又或者,行銷人員可以針對自家企業的產品可以生產成什麼終端用戶的商品關鍵字,來觀察全球哪些地方會需要相關的商品,並且推估出企業何時需要做這些採購,進而做出行銷推廣的時程規劃,讓行銷資源更能有效的利用。

若今天企業是想要引進商品來銷售或是生產,行銷人員也是要先開始做功課,了解目前台灣目標市場的環境,是否有其他競爭對手也在銷售。若是有,則必須思考我們能否做出區隔,這時候就可以先跟研發設計的部門討論,這樣日後產品推出的時候,就能比較輕易地讓消費者理解我們和競爭對手間的差異。

同樣的,若是要引進商品來賣,也可以先跟採購部門一起研究目前市場的需求及缺口,讓採購引進商品時能有個依據。

最後,企業的行銷人員必須懂得時時關注市場上的變化,以及優化買家的購物旅程,例如,外銷企業必須緊盯國際局勢,也要居安思危、避免只押寶單一國家或企業;而內銷的企業,也必須關注消費者的行為變化,例如開放旅遊對於部分產業是好事,但對於部分產業則是得想辦法做出因應。

而買家在認識、接觸、使用我們產品的過程中,每個環節的體驗都很重要,無論是線上的網站體驗、和業務洽談的商務體驗,甚至購入後的售後體驗,都關乎著是否還能有下一次的合作,唯有把這些行銷思維都放在心上並落實的企業,才能具有真正的市場競爭力,打贏這場無止盡的戰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ESG最前線/提升數據價值
下一篇
瑪格麗特談品牌與領導/請人離開的起心動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