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內需撐腰 消費、互聯網族群火

本文共8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

受惠於經濟發展迅速,全球兩大人口國印度及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人數也飆升,進而提升內需消費動能,而印度更受惠於供應鏈轉移,將朝中國2.0之路邁進。法人認為,中印兩國內需動能強勁,但產業展望不見得相同,建議可布局以中印為題的主動型基金,交由專業團隊為投資人狩獵兩市場具有潛在價值標的。

瀚亞中印股票基金經理人Yuan Yiu Tsai表示,市場預估,在2030年以前,大陸與印度中產階級人數將占亞洲地區的80%,龐大的中產階級將提升當地的消費動能,進而挹注經濟成長。

快速的經濟成長,帶動大陸、印度股市市值成長。據MSCI公布,MSCI AC亞洲除日本指數,在2006年時,大陸加上印度市場的權重僅23%,但截至2023年5月,兩市場的權重已攀升至49.5%,大陸自14.1%上升至33.2%、印度則從8.9%增加至16.3%。也就是說,經濟快速成長帶動下,中、印市場的權重可望持續增加。

統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蘇柏勳表示,全球供應鏈碎片化,使製造業中心逐步轉移出中國,印度成為下一個全球製造重鎮,未來五年內皆處於經濟高速成長階段。基本面的優異表現,也吸引外資大舉投資印度,支撐印度股市表現。

防疫政策解除後,大陸目前仍處於經濟復甦階段,未來可以關注美中緊張關係是否趨向和緩,帶動外資重返大陸,提振陸股行情。

儘管大陸與印度都屬新興亞洲國家,但各產業股票展望不盡相同。Yuan Yiu Tsai表示,由於大陸房地產尚未看到明顯復甦,加上政策性國有銀行占據市場地位,建議減持,但消費、互聯網的估值相對便宜,且利多大於利空,預估等到消費信心回穩向上,消費與互聯網股價的上漲動能值得期待。

現在來看,在大陸減少持有的產業類別,在印度市場反而看好,印度私有銀行將受惠於國有銀行結構性市場分額的轉移,有機會受惠,而當地經濟正處升級初期,房地產的需求量進而提升,對股價帶來正面的催化劑,反觀印度消費及互聯網,目前的估值偏高,而互聯網多以新創為主,建議減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兆豐電子高息等權 ETF 5/20掛牌 搶進一籃子電子股
下一篇
永續投資 聚焦三領域淘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