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投信搶業績!高股息ETF超額配息 衍生兩大亂象

本文共599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人愛配息,標榜高股息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近年大吸金,衍生兩大亂象。亂象一,剛成立的高股息ETF,幾乎沒有股息收入、資本利得也很少,卻喊出高配息大搶客,結果配息來源很大部分來自「收益平準金」,對投資人而言,配息猶如來自本金。

亂象二:部分投信業者還結合財經網紅,宣稱ETF高配息來源都是「免課稅」,鼓勵投資人多買,但背後事實是:免課稅來源多是平準金,當然免課稅。

ETF配息來源有三大塊,股息、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其中僅股息需課稅,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都免課稅,若高配息來源都是免課稅,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平準金。

據了解,金管會不只一次口頭告誡業者,不要為了維持配息穩定,而大量使用收益平準金,希望各業者能有合理分配方式。

金管會更「建議」投信業者,ETF配息順序應是:股息、資本利得、最後才是收益平準金,也需明確揭露配息來源和占比。例如季配息0.6元中,有多少比例是來自股息、多少比例來自收益平準金?

目前各家投信業對高股息ETF配息來源都不透明,包括追蹤指數配息率、配息順序和比例、何時啟用平準金、平準金配息上限等均沒有強制揭露,也沒有規範。

多數投資人都得等到收到收益通知書時,才知道可能自己的高配息、都是來自「收益平準金」。

投信圈認為,要解決此亂象,根本關鍵應該是各家高股息ETF商品,配息率不能偏離追蹤指數息率太多,否則就容易拿收益平準金來配,對投資人來說,最終可能還是配到自己的「本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傳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今日將重返董事會
下一篇
五金控法說 揭獲利展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