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搶救純網銀 1/武器不全 錯過暴力升息財 純網銀求生面臨五大關卡

純網銀設立邁向第四年,根據金管會資料,截至去年10月底,三家純網銀的業務表現跟第一年相比已有明顯成長,不過,如何找出創造利基更加拓展市場,是三家業者目前最大願望。 經濟日報視覺設計中心/製作
純網銀設立邁向第四年,根據金管會資料,截至去年10月底,三家純網銀的業務表現跟第一年相比已有明顯成長,不過,如何找出創造利基更加拓展市場,是三家業者目前最大願望。 經濟日報視覺設計中心/製作

本文共333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24年來了,純網銀設立邁向第四年,三家卻持續處於虧損狀態。疫情後傳統銀行的網路銀行、數位存款帳戶業務快速發展,外界更加擔心,純網銀要怎麼跟這些為數眾多的傳統銀行競爭?要如何活下去?

搶救純網銀2/鯰魚找活路 純網銀的生存密碼 解鎖生態圈3大關鍵

搶救純網銀3/三種數位銀行肉搏戰 純網銀、網銀、數存帳戶 到底哪個好用?

根據金管會資料,到去年10月底止,三家純網銀的業務表現跟第一年相比已有明顯成長,第一年,存、放款市占率僅0.06%、0.01%,去年已提高到0.18%、0.13%。

存放比也從13%上升至50%,代表存款資金未能有效運用的問題略有改善,但仍遠低於全體銀行的70%。

純網銀小碎步前進 五大挑戰待克服

整體而言,純網銀業務有擴大,但仍在虧損中,也還不具經濟規模。去年上半年止,三家純網銀累計虧損66億元,已有兩家增資,預估今年可能還會需要增資。

純網銀成立以來,生態圈利基仍未彰顯,業務拓展上也面臨不少障礙跟挑戰,包括第一,品牌與信任。

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坦言,純網銀是新型態銀行,知名度與信任感還需花時間來建立;1990年代新銀行的設立,即便有實體分行,也是需要時間贏得客戶的信任。

金管會官員說,的確有民眾打電話來問,他小孩想去存某某銀行,利率很高,這是真的銀行嗎?還是詐騙?三家都有被問過,前年這類電話很多,去年有比較少了。

第二,產品線不完整。

法規問題或純網銀相關系統尚未建置,讓純網銀現在可以提供的業務或商品相對有限,像是外匯、基金這些投資理財最基礎的商品,三家都還沒做。

疫後美國快速升息,外匯存款成為消金市場主流,但純網銀只能用新台幣存款跟傳統銀行的外匯存款競爭,相對不利。

由於台美利差擴大,幾家大型金控下銀行,去年單是換匯交易(SWAP)收益,就賺了百億元,中華信評資深副總張書評說,但純網銀還不能做外匯業務,產品線比傳統銀行少,人家為什麼要跟你往來?

官員說,外匯業務必須做好相關系統準備,並向中央銀行申請,已有純網銀在準備中。基金銷售的法規障礙已排除,也有純網銀拿到信託業務執照,打算今年首季開賣,今年開始應該可以陸續看到更多商品推出。

第三,數位存款帳戶交易限額太低。

數位存款帳戶依身分驗證方式分三類,各有不同的交易限額,純網銀的數存帳戶,以第三類居多,依規定,第三類帳戶轉帳給他人的限額,每筆1萬、每日3萬元、每月5萬元。

2021年新增,第三類數存的驗證方式,如果能搭配「視訊」,則可提高為每筆5萬元、每日10萬元、每月20萬元。

純網銀跟傳統銀行的數存帳戶,都適用相同規定,但傳統銀行還有較有彈性的網路銀行,對純網銀來說,現行的交易限額還是不方便。

一位純網銀股東說,純網銀業者曾建議提高,但對主管機關來說,除了考慮風險控管外,一旦放寬不是只給三家純網銀,而是傳統銀行的數存帳戶也一體適用,詐騙猖獗情況下,主管機關難免有所顧慮。

第四,線上風險控管與集中度問題。

純網銀股東說,純網銀的業務有在成長,以規模最大的連線銀行為例,存款已增加到500多億元、放款300多億元,但經濟規模仍不夠,放款至少要做到3,000億元以上,也就是現在的十倍以上,才具經濟規模。

光吸收存款不行,授信業務要擴增才能賺錢,但線上授信無法面對客戶,風險本來就高;而純網銀的客群較單一,風險相對集中,不像傳統銀行有企業戶、房貸戶、信貸、外匯融資等,客源多元、風險較分散,一旦景氣不好,碰到類似雙卡風暴,就會很慘。

從金管會資料可以看出,三家純網銀已有兩家出現金額很小的逾放。

知情人士說,線上消費性貸款看不到人,雖然可以透過AI模型等科技來解決風險控管等問題,但相關數據的累積也需要時間。

第五,純網銀拓展業務面臨的難題不少,而在掃除這層層障礙過程中,也同時要面臨來自為數眾多的傳統銀行及金融科技業者的挑戰。

傳統銀行陸續投入數位銀行業務,他們擁有龐大客戶基礎及品牌影響力,在利率競爭下,也墊高純網銀的成本,獲利面臨更大挑戰。

許柏林說,傳統銀行的實體分行利率低,可以補貼數存帳戶利率較高的損失,「但我們沒有」,純網銀面對的競爭者不是三家,而是30多家(傳統銀行)。

樂天銀行發言人魏瑜玟也說,不論是純網銀或是傳統銀行的數存帳戶,大家利率都相差不大,「所以很辛苦」。而傳統銀行如果線上不通,就轉線下來做,但「純網銀沒有選擇」,傳統銀行的「線上線下夾攻」,對純網銀是一大挑戰。

傳統銀行陸續投入數位銀行業務,在利率競爭下,純網銀必須努力殺出一條活路。 報系資...
傳統銀行陸續投入數位銀行業務,在利率競爭下,純網銀必須努力殺出一條活路。 報系資料照

老銀行學會數位新把戲 網銀業者辛苦度日

金管會希望純網銀帶來「鯰魚效應」,刺激傳統銀行這些「沙丁魚」的數位能力,如今這三隻鯰魚不僅要面對大批沙丁魚的圍攻,還有不少「蝦兵蟹將」金融科技業者來搶食信用小白市場。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表示,金融科技業者的BNPL、P2P等業務,也開始搶攻消費性貸款市場,最晚進入市場的純網銀,競爭者變更多了。

在諸多障礙與挑戰下,對於純網銀的未來,有人不看好,但也有人認為只要損益兩平,就能快速起飛。

賴偉晏表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說「Banking is necessary, banks are not」(金融服務是必要的,但銀行卻不是必要的),未來看的是場景金融,需要banking,不需要bank,民眾可能在自家車上、手機上,隨時使用支付、金融服務。

純網銀有優勢,跟景場生活結合,但這些可能都是理念,賴偉晏說,台灣是overbanking(銀行家數太多),傳統銀行的數位能力愈來愈強,這些老銀行挾著豐沛資源,正快速輾壓純網銀。

他認為,因先天只有線上,經營相對艱苦的純網銀,若發展不好,未來可能是「時代的眼淚」,最後數位能力內化到傳統銀行,機構則可能是三家自己併,或併入傳統銀行。金融業會愈來愈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讓數位金融服務更完整。

搶救純網銀 靠自己也靠政策

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賴威仁則認為,純網銀沒有設分行等擴大規模成本,如果能找到好的商業模式,損益兩平後,獲利速度會比傳統銀行跑得更快。

許柏林也說,傳統銀行要養那麼多人、通路,固定成本我們相對低,一旦轉正,將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論純網銀未來的走向會如何,眼前最重要的是,先設法突破困境、尋找獲利,而打開獲利大門的兩把鑰匙,一把在業者自己手上,另一把則是在主管機關身上。

純網銀的產品線不足,有些並不是法規障礙,而是純網銀自已還沒做好準備,像是外匯業務三家都還沒做,銷售基金的信託執照也只有一家拿到、一家申請中,另一家尚無動作。

有完整的產品線,客戶才會選擇跟你往來,而業務的推出都需要系統等準備作業,如果不是法規面問題,純網銀可能要自問為何動作這麼慢?當初開業前是否真的已做足準備?

據了解,有一家純網銀曾提議,想跟電商平台合作提供消費性融資服務,有點類似BNPL(先買後付)業務,主管機關曾建議可以先申請試辦看看,但這家至今未提出具體規劃。

線上授信看不到人,感覺風險相對大,但並非沒有解決方法,知情人士說,像日本純網銀會委託超商幫忙做KYC(認識你的客戶),確認客戶身分。台灣超商那麼多,也有不少電信公司據點,尤其電信公司有確認客戶身分的經驗,這些都是純網銀可以思考突圍的方法之一。

如何獲利、求生存,掌握在純網銀自己手上,想要活下去,純網銀可以再加把勁。

而掌握金融法規的主管機關,在純網銀生存戰中,當然也扮演重要關鍵。

賴威仁說,純網銀美其名是「銀行」,但很多銀行能做的業務,純網銀都還不能做,主管機關應思考儘量滿足純網的一些基礎需求。

金管會已積極與純網銀業者溝通,並陸續放寬多項業務限制,但還是有不少純網銀爭取的業務,至今仍受未鬆綁,或仍在試辦中,法規鬆綁的速度跟幅度,可以再加快、加大。

除此,傳統銀行網銀、數存帳戶跟純網銀都適用的銀行公會電子銀行安控基準,是否應將純網銀與傳統銀行分開作規範,也是值得主管機關思考的問題。

知情人士說,傳統銀行永遠有線下的替代品,跟純網銀適用相同規範,是否合理一直有爭議,三家純網銀曾反映類似問題,但畢竟純網銀只有三家,在30多家傳統銀行為主的銀行公會,相對弱勢,主管機關應適時居中協調解決。

延伸閱讀 》

搶救純網銀2/鯰魚找活路 純網銀的生存密碼 解鎖生態圈3大關鍵

搶救純網銀3/三種數位銀行肉搏戰 純網銀、網銀、數存帳戶 到底哪個好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美經貿大躍進1/川普變數多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 能趕在年底簽出來?
下一篇
雙貸族火力全開2/跟銀行貸款買房、買ETF、買股票 3點沒注意當心翻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