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高醫攜中山大學 發表幽門桿菌治療論文

提要

2024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揭露 高氧水抑制幽門桿菌達80%以上 解決抗藥性全球醫學難題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右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邱正堂、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在醫學年會上合影。李福忠/攝影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右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邱正堂、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在醫學年會上合影。李福忠/攝影

本文共1845字

經濟日報 李福忠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將幽門桿菌列為胃癌的第一類致癌物質,過往臺灣幽門桿菌盛行率高達50%以上,而幽門桿菌對抗生素治療所產生的抗藥性,已成為全球醫學界的最大難題。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暨113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會長(左)、國立中山大...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暨113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會長(左)、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右),共同發表《高濃度氧氣水對於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抑制效果研究》論文,並接受媒體採訪。 李福忠/攝影

由高雄醫學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攜手,於3月23日至24日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2024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上,發表論文《高濃度氧氣水對於幽門桿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讓全球對幽門桿菌治療向前邁出一大步,相關研究論文更將在國際醫學期刊上正式發表。

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消化系疾病就占了4項,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及胰臟癌等,因此如何保肝、健胃、護腸,已成為民眾關心的重要議題。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及「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齊聚逾千名國內外消化系專家學者,探討消化系醫學最新發展趨勢及研究成果,期能幫助國人遠離癌症威脅。

113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會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幽門桿菌被證實會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腸化生)最終造成胃癌。在臨床上治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幾乎都是在對付幽門桿菌,且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

以40ppm高氧水處理一般的幽門桿菌(左.藍色)與抗藥性的幽門桿菌(右.紅色),...
以40ppm高氧水處理一般的幽門桿菌(左.藍色)與抗藥性的幽門桿菌(右.紅色),重複測試的結果,抑制率都達到80%以上。尤其是對於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的高抗藥性的幽門桿菌都有效,意義重大。高醫/提供

一開始抗生素可有效消滅幽門桿菌,但約有10%的病患用藥久了會出現抗藥性,需從第一線抗生素改換到第二線、第三線用藥,甚至出現常用抗生素都無效,必須使用更強效抗生素,此為全球醫學界在治療幽門桿菌的最大難題。

郭昭宏說,此次由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山大學共同研究,因幽門桿菌喜愛強酸、低氧的生長環境,就反其道,使用高濃度的含氧水來改變環境,讓幽門桿菌不易生長甚至死亡,歷經多年研究終獲驚喜成果。實驗數據顯示,在水中加入高濃度氧氣可有效抑制幽門桿菌達到80%以上,而臨床治療上,幽門桿菌數量多寡與用藥是否有效直接關聯。

我們研究發現,高氧水對「高抗藥性的幽門桿菌」同樣有效,這是最重大的發現,可使用高濃度的氧氣水輔助抗生素來抑制幽門桿菌。

研究論文發表,以高氧水處理30代後,正常的幽門桿菌HP(藍色)及抗藥性幽門桿菌H...
研究論文發表,以高氧水處理30代後,正常的幽門桿菌HP(藍色)及抗藥性幽門桿菌HP(紅色)的抑制比率都達到80%以上。 高醫/提供

論文共同作者、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說明:「在這項實驗中,我負責培養幽門螺旋桿菌,再研究高氧水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抑制效果,實驗數據顯示可抑制80%幽門螺旋桿菌的數量。」

此外,也將抗藥性的幽門桿菌菌株獨立培養,即使該株菌已對臨床使用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但研究顯示高濃度氧氣水對它的抑制效果也達到80%以上,且將此株抗藥性菌株連續培養30個世代,其抑制效果皆可維持80%以上。研究發現,幽門桿菌不論是對抗生素有無產生抗藥性的菌株,對於高濃度氧氣水並未產生抵抗力。

陳建安表示,用來對付幽門桿菌的高濃度氧氣水含氧量是40ppm,日常生活中的水含氧量約3至5ppm,透過技術將水中含氧量提高到40ppm,是日常水的10倍含氧量。

郭昭宏說,「高氧水」對幽門桿菌的抑制研究顯示,「高氧水」會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特別是對於感染抗藥性幽門桿菌的患者。但目前仍處於體外實驗階段,後續將進行動物實驗及申請人體試驗。

改善胃部環境 幽門桿菌輔助療法

■郭昭宏(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暨113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會長郭昭宏。 李福忠/攝影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暨113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會長郭昭宏。 李福忠/攝影
台灣在過去的20多年,幽門桿菌盛行率高達50%以上,且年紀越大感染率越高,甚至70歲後幾乎達到百分之百,因此胃相關疾病似乎成為台灣人的國病。

全球醫學界持續努力治療幽門桿菌來預防胃潰瘍及胃癌的發生,幽門桿菌是細菌的一種,臨床治療上大多使用抗生素,但產生抗藥性是其最大難題,當患者產生抗藥性時,可說就直接面臨胃癌的高風險。

此次,與中山大學博士生陳建安,經由體外試驗,藉由不同頻率、不同次數、不同濃度的高氧水來達到改善或改變胃部環境,達到降低抑制80%幽門桿菌的生長,這可說是突破性發現,目前已開始申請進行動物實驗及人體試驗,可望成為治療幽門桿菌的輔助療法。

解決河川污染 擴大到醫療應用

■陳建安(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

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在發表論文海報前合影。 李福忠/攝影
國立中山大學生醫所博士生陳建安在發表論文海報前合影。 李福忠/攝影
當初為能解決河川污染造成溶氧量降低,魚類大量死亡的問題,於就讀中山大學研究所時就投入相關的溶氧水研究,迄今在此領域已鑽研20餘年。

氧氣是生命之源,練氣功、瑜伽、有氧運動、森林浴、高壓氧治療都是要讓身體吸收更多的氧氣,就能更健康更有活力。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瓦伯格(Dr. Warberg)發現,低PH值(酸性體質)易引發病症,而酸性體質的原因,就是細胞缺氧;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更由美、英3位學者共享殊榮,其主要研究成果就是解開細胞缺氧與癌化之謎。

感謝指導教授/院長郭昭宏的帶領,讓我在修習醫學博士時能投入高氧水對幽門桿菌之研究,更希望研究成果逐漸擴大到醫療應用,為人類健康貢獻一己之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詹茹惠領軍 芙彤園攻全球香氛商機
下一篇
推動減碳與智慧化營運 拓展國際商機研習會 5/30登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