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70字
台灣LED廠近年普遍面臨經營辛苦的狀況,頻頻出現整併或經營權移轉情事。LED廠積極轉型,車用領域發展為重點,包括富采(3714)、億光、聯嘉、艾笛森、弘凱等車用產品占比持續拉高,目標今年業績要比去年成長。
富采找來富爸 去年仍虧近一股本
富采整併晶電、隆達等本土LED廠後,雖然引入友達等富爸爸資源,但迄今尚未找到獲利方程式,2023年稅後淨損67.82億元,每股淨損9.02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本文共1070字
台灣LED廠近年普遍面臨經營辛苦的狀況,頻頻出現整併或經營權移轉情事。LED廠積極轉型,車用領域發展為重點,包括富采(3714)、億光、聯嘉、艾笛森、弘凱等車用產品占比持續拉高,目標今年業績要比去年成長。
富采整併晶電、隆達等本土LED廠後,雖然引入友達等富爸爸資源,但迄今尚未找到獲利方程式,2023年稅後淨損67.82億元,每股淨損9.02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完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