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晶片熱戰 美國全面獵殺中國先進製程

本文共999字

財訊雙週刊 編輯部

美國近期聯合日歐擴大半導體出口禁令,一方面拖慢中國跨入先進製程的速度,一方面聯手加速新技術研發;顯示美國圍堵中國科技發展從「點」到「鏈」,已進入全新階段。在供應鏈正式分裂的後全球化時代,半導體產業將出現新態勢;這些變局不僅關係著投資方向,也關係著台灣地緣政治的未來。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製作「半導體新變局」專題,完整解析全球半導體的最新賽局,從國際地緣政治、科技產業變化與企業競爭等角度報導在「後全球化時代」下的半導體產業的可能變化;同時,也進一步探討半導體產業未來的投資方向。

一連串事件顯示,美中之間的半導體供應鏈正在加速分裂成兩個體系:今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宣布將23項半導體設備出口列入管制,這項禁令將於7月23日生效。此外,艾司摩爾(ASML)繼管制EUV設備後,將自9月1日開始管制DUV出口。

《財訊》盤點後發現,日本半導體禁令恐比美國先前的禁令影響更大,因為從半導體設備的市占率來看,日本在多項關鍵半導體設備上,都擁有關鍵地位;一旦美、日、歐聯手後,中國突圍難度極高。

禁令一波接一波,還看不到盡頭。美國拜登政府還計畫禁止中國企業使用美國雲端服務,微軟和亞馬遜將首當其衝。中國對美方陣營的禁令也接連出招反擊。3月31日宣布對美光輸往中國的晶片實施網路安全審查;7月3日宣布自8月1日開始,對生產半導體用的鎵、鍺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不過,業界人士認為這兩起禁令只能算是政治表態,實質影響有限。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現在,國家安全、科技領先和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經凌駕在全球化之上。全世界半導體供應鏈正出現劇烈變化,兩大陣營都各自拿出資源,希望台商加入,台灣必須看清形勢,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根據《財訊》報導,中今年剛落幕的廣島七大工業國峰會聯合公報,將去風險化(derisk)寫入公報,各國要的不是完全斷絕和中國的生意往來,而是要捍衛自由民主價值,必須降低風險」。他解釋,半導體的產業鏈將走向「短鏈化」、「區域化」。

當全球半導體市場分成兩大壁壘後,即使少了中國當後盾,整體市場仍會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增加而持續成長;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全力提升自給率時,在成熟製程占比愈來愈高,也意味著未來在該領域的競爭可能加劇。

全球尖端半導體供應鏈正式分裂成美中兩大體系。一個半導體技術可以自由流通的全球化時代已成明日黃花,對台商來說,新的局勢和機會正在浮現。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690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今年客貨雙旺 西雅圖增班拚轉機客
下一篇
企業生日快樂/高雄銀 落實ESG 實踐永續價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