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17歲拿1萬元本金進場,31歲交易員經手5,000億資金,勸散戶「進場理由消失時,就停損」

提要

進場理由消失時,就停損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328字

經濟日報 天下文化

作者:巨人傑

最多人私訊我的問題就是停損。

懂得停損的投資者,其實過去的投資經歷中,也都有過一段放任虧損的時期,這些人或許是賠了不少錢,或者是賠的錢足夠讓自己感到後悔,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會開始學習如何停損。

但一開始,包含我自己也是,每個投資者都會糾結於三個問題:

怎麼樣停損?

賠多少錢要停損?

看什麼來停損?

關於停損,坊間很多書籍或是文章,大致都會這樣教:設定一個金額或%數,賠到多少錢就要停損。這或許是最簡單且看似最有紀律的停損方式,但其實不然。

以這個方式來探討,假設現在有兩種策略,一個是長周期波段交易,另一個則是極短線當沖,而這兩種交易策略,如果停損方式同樣設定在虧損一○%時砍倉,聰明人就會知道這樣做並不合適。

那麼,又有人說,可以依據交易週期去做調整,例如:長波段二○%、短波段二%,但這樣一來,又會衍生出別的問題。

以長波段而言,假如我依據基本面進行投資,並利用營收來調整進出場,但中間若遇到系統性風險,跌到二一%,我要不要停損?這時如果停損,那砍完倉之後有可能又會馬上漲回去,也就是所謂的假跌破。

總之,這種停損方式,事實上會衍生出各種問題。

基本上,以上這種停損,無非是投資者試圖用一個紀律、一些準則來規範自己。然而,之所以需要停損,關注焦點應該在於「看錯」。只是許多人認定的看錯,都不是「我感覺到錯了」,而是「我一定要賠多少錢,才代表我這次交易做錯了」。

在我看來,要判定自己是否看錯,根據應該是:進場理由消失,或者進場後的發展不符合預期。

因此,投資者應該在進場前,至少在進場當下,就要先清楚地定義好,什麼樣的情況是看對、什麼樣的情況則是看錯,而非用一個無意義的%數或是金額,來說服自己這次的交易是錯誤的。

許多人會想設定這些%數或是金額,藉此來限制自己的交易,還有一個原因是怕自己誤判局勢而做出停損的決定,一旦停損後股價又回到自己原本預想的路線,肯定會扼腕不已,但會有這種想法,原因不外乎是投資者將每筆交易連結起來,視為一連串的過程。

事實上,看錯後退出來觀望,直到又覺得有機會的時候,才再次進場,這兩次進場之間並不會互相影響、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情,市場整體走勢,並不會因為你的某一筆交易是賺錢或賠錢而有所改變。

快速結論

每一筆交易都要分開看待。停損的唯一標準是:進場後發展不符合預期,即使出場後,股價又回到原先預想路線,也不必扼腕。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的《巨人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從零開始的股市交易員》

作者:巨人傑

台股交易員。

1993年生,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曾是大家口中消極又低薪的八年級生。17歲進入股市,至今已有14年。

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巨人傑亦不例外,他在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用投資一舉突破八年級生起薪低、未來沒有希望的困境,成為年輕股民的關注焦點,目前仍持續更新個人紀錄中。工作之餘,熱心於公益,此次更將本書所有版稅捐贈慈善機構。

對他來說,在股市中獲利,除了全心專注在交易上外(他不睡覺時的17小時都投入盯盤或看資料當中),更重要的是,交易時內心的修練與思考判斷。

他曾說:「我很有自信我一定會賠錢,但也很有自信我賠的所有錢都是值得的。」這句話能看出,巨人傑之所以能成為罕見高手,靠的是敏銳的思考與對全局的確切掌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1982年成立來,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理念。出版超過4,000種書籍,發行超過3,800萬冊,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天下文化每年約出版120種新書,涵蓋翻譯書及華文作品。2015年全年發行書籍超過150萬冊,換算可推砌59座台北101的驚人高度。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2萬點不能只靠ETF 如何空頭不賠錢?
下一篇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民營基金龍頭總座:ETF是白飯,基金是炒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