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風電大人物/讓歐洲來的離岸風電飄出台灣味 風睿林雍堯的生意經

風睿能源公司董事長林雍堯。 記者蘇健忠/攝影
風睿能源公司董事長林雍堯。 記者蘇健忠/攝影

本文共2397字

經濟日報 記者徐珮君/台北報導

「我永遠記得,我們在做第一階段示範風場海洋風場時,我們的股東也會派人來,有時候,他們會說以前在英國怎麼做,但我們團隊會向他們說明,台灣的氣候、基礎建設和法規不一樣,我認為,要在台灣做風場,要真正懂台灣元素,再把國際的標準整合進來。」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如是說。

他也提到,現在台灣的團隊、人才經過訓練和磨合,原來的工程師現在成為專案經理,這也是人才永續的概念。

從2012年就投入台灣離岸風電第一階段的海洋風場建置,緊接著在第二階段克服了新冠疫情三年的磨難,讓海能風場在今年3月商轉,6月底,風睿進一步表態,將積極建置第三階段海盛風場。在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軌跡,每一段都看得到林雍堯的身影。

埋鍋造飯十年 每段歷史都有他

林雍堯在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強調,風場建置的成功要素,就是以技術為根本,並做好專案管理、財務規劃,以及融入在地的「台灣因素」,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讓風場順利運轉。

他坦言,海能風場原本簽約目標是要在2021年完工,但接連經歷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等完全無法料想的意外狀況,延遲了一段時間,終於在今年初,完成47支風機啟用、併聯至台電電網。海能風場,也是十餘座二階風場中,迄今唯一商轉的風場。

他提到,風場要能成功建置,關鍵是以技術為根本,例如在開發前期,就要做很細膩的地質調查,然後才能做水下基樁的設計,未來的埋纜,甚至是基樁放下去以後,怎麼裝上風機 、塔筒,「假設建置風場的風險是百分之百,其中百分之六、七十,都必須是用最前期技術把它排除,這樣後面才會走得順。」

其次是專案管理,他表示,最關鍵的是商務合約談判,由於風場的合約非常繁瑣,例如水下基礎安裝、埋海纜等。他提到,當時台灣還沒有水下基礎的能量,要完成40幾個水下基礎項目,必須動用500名焊工,公司就得努力整合成一個統包商納入合約中,以便於控管。

第三,在財務安排方面,因為每一個合約至少都是幾十億元以上,甚至可能是上百億金額,當風場出問題時,就要和貸款銀行、股東協商,一起擬出解決方案。事實上,COVID-19疫情期間,各國鎖國導致工期延後,停工、成本超支,讓大家都在流血,「我們要把銀行、股東變成一個合作的團隊,說服大家完成項目。」

「股東的實力也很重要」,林雍堯說,我們股東,指美國資產管理公司Stone Peak,管理的資產高達550億美元,股東實力夠,也會影響銀行的態度。

「最後還是回到風險,離岸風場要規避風險,其中60%、70%靠技術,20%到25%靠商務談判和專案管理,剩下5%就是無法預測的天然災害,當發生問題時,就要努力說服團隊一起克服。」林雍堯說。

重視台灣元素 追求與利害關係人共好

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十年,從零到有,許多的技術、人才都仰賴國外,不過,林雍堯卻特別重視台灣的本土因素和文化,「因為風場在台灣,除了要利用國際已經成熟的技術,更重要是懂『台灣元素』。」最簡單的例子是,台灣的氣候和歐洲不同,歐洲大部分很冷,因此他們在考慮海上風機的溫度,是設想為25度,但把風機搬到苗栗、大彰化外海時,風機全部是鋼鐵又在海上,溫度會更高,這時就必須整合台灣團隊和歐洲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共同思考因應作法。

另一方面,台灣各地有不同的民情、文化,甚至不時傳出的「綠能蟑螂」,也是風場建置的一大挑戰。

林雍堯坦言,「我們要承認永遠會有不同的意見,可能全部300個漁民裡,有8個人有不同的意見」,這些不同的聲音,全部都要和中央政府、地方漁會、地方政府溝通,才能充分瞭解和尊重當地的生態,這就是海洋、海能兩個風場建置過程,都沒有漁民重大的抗爭的原因。

他舉過去風場施工的例子說,因工程車經過的路段有幼兒園,為了避免影響幼兒園小朋友睡午覺,公司就規定該路段中午11時到下午2時全都停工。此外,像是風場施工會對漁民捕魚造成衝擊,公司除了提供漁民補償外,也請地方的漁會、漁民組成巡護漁船、工程安全巡護船,並請當地漁民擔任鯨豚觀察員。

他還說,曾經有漁民反映鰻苗價格越來越高,漁民要補鰻苗時,公司在相關的海域就絕對停工,「這個代價很高,但一定要和當地漁民有很細膩的互動,才能營造彼此共生共榮的環境。」

海盛離岸風電正引進全台首座獲得英國碳信託 Carbon Trust認證的stag...
海盛離岸風電正引進全台首座獲得英國碳信託 Carbon Trust認證的stage 3商業用浮動式光學雷達系統(Floating LiDAR)。 圖/風睿能源(SRE)提供

展望三階挑戰大  需要政府理順環境

面對離岸風場進入第三階段區域開發的深水區,從開發商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台灣離岸風電的投資環境? 

林雍堯分析,一個投資案能不能做,最重要的評估點是投資項目的回報率,及最根本的建置成本。以歐洲來看,從最早的風場調查,一直到最後完工,過去歐洲平均可能要七年時間,現在經驗和技術比較成熟,也要花五、六年完成一個風場,才可能發電獲得回報,原本歐洲風場建置成本是逐年下滑,但2021年以後,又開始又上揚。

「台灣風場的成本也是如此,本來就沒有下滑太多,這幾年又上來。」林雍堯說,現在建置成本增加,包括烏俄戰爭、通膨問題﹑人力成本等因素,帶動漲價,變成不可避免的趨勢,「如果看到2025年、2026年,風場的建置成本和2012年其實是差不多的,可能每100萬瓦 (1MW)需要1.8億到2.2億元的投資成本。」

除了考慮投資成本,在收入面上,也要看綠電購買市場,他提到,綠電價格,這就取決於社會大眾對於綠電的接受程度。

林雍堯不諱言,今年初發生的允能風場財務危機,導致一些銀行團受傷,進而造成國內銀行或國際銀行對離岸風場的專案融資態度比較保守,甚至開始猶豫,這對開發商融資產生了很大的壓力,這也需要政府、銀行、開發商們一起來想辦法。

他也強調,台灣做綠能的目的,不是為了蓋風場,而是要有足夠的綠電支持台灣的廠商出口,尤其台灣廠商很多是承諾RE100國際企業的供應鏈,政府對購電企業應有適當的安排,例如應避免綠電全部握在一、兩家開發商手上,讓購電企業擔心以後沒有議價的空間。

延伸閱讀 >>

風電大人物/三階離岸風電衝擊來了 蔡宗達:台灣的自由化之路可以更有彈性

風電大人物/當年被笑小孩玩大車,世紀鋼是怎麼成為離岸風電國產領頭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高齡通膨危機4/老年族群所得 仰賴「移轉收入」
下一篇
高齡通膨危機2/外食漲最兇 看護也變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