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風電大人物/三階離岸風電衝擊來了 蔡宗達:台灣的自由化之路可以更有彈性

本文共250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劉秀珍/台北報導

PWC再生能源事業服務副總經理蔡宗達。 PWC/提供
PWC再生能源事業服務副總經理蔡宗達。 PWC/提供
蔡宗達去年回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工作,20年後,他的新職是再生能源事業服務副總經理,工作內容與當前台灣及世界綠能發PWC展的主流相契合,而這一切其來有自。

今年初,蔡宗達在PWC官網上發表一篇標題為「離岸風電站在十字路口,政府扮演關鍵角色」的文章,被廣泛轉載。時至今日,文中觀點依然沒有過時,對照政府正大力推動的離岸風電產業第三階段政策,依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本報製作「離岸風電十年大體檢」系列專題,特別採訪了蔡宗達,請他就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對未來的政策方向提供建言。一開場,他先介紹自己長達近20年的工作經驗,原來,蔡宗達很早就和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發生關係,在經歷不同領域的鍛鍊後,累積豐富經驗,更墊高了他的宏觀視角。

蔡宗達說,他在回到PWC之前,待過三家外商銀行:法商東方匯理、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在法國巴黎銀行時間最久,是台灣的跨國企業部主管。

他回憶,2016、2017年時,外國尤其是歐系離岸風電開發商進到台灣,他當時的角色剛好可以接觸到這些歐商,當外界對離岸風電還不是那麼熟悉或是還在前置作業時,他已有較深入的往來。

2018年、2019年時,台灣的離岸風電政策進入第二階段,大家比較清楚這個產業了,在銀行工作的蔡宗達,也幫幾家開發商做了籌資案。後來離開法國巴黎銀行,他加入台灣本土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台亞風能,擔任財務長,轉換角色處理實務問題。

三階段離岸風電 開發商挑戰更勝以往

怎麼看離岸風電產業第三階段的發展呢?蔡宗達說,再生能源發電業是一個特許行業,實務上要回到商業模式來看問題有哪些。

商模,不外乎要從最基本的收入跟成本面來看。第三階段的離岸風電和太陽能產業不太一樣,最主要就是開發規定,時程跟開發地區,都是由政府規劃,相對業者來說,就是要在一個框架下做事。

挑戰1、躉售價格退場,壓縮利潤

他認為,在這些框架下,開發商第一個面臨的挑戰就是,第二階段有台電的躉購費率支持,大概七成左右分配到案場,享有台電的躉購費率,三成左右案場則由開發商標下。而進入第三階段後,從開發商得標的發電價格不是0元,就是0.01元,這代表第三階段競標價格的設計,設有上限跟下限時,整個遊戲規則就不一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逼得開發商為了投標成功,就必須以類似「價格標」,用最低價格取得風場資格。蔡宗達分析,競標價格的設計,對開發商來說,必須找到有公司願意出價買電,可以承受開發商付出的成本。

國營銀行最有力量,蔡宗達認為,政府可設計一些機制,讓國營銀行加入銀行融資行列。 ...
國營銀行最有力量,蔡宗達認為,政府可設計一些機制,讓國營銀行加入銀行融資行列。 記者曾學仁/攝影

挑戰2、全球通膨、在地化規則,成本墊高

回到成本面,因為離岸風電是一種工程建置,涉及到的原物料這一、兩年來不斷上漲,此外,還有通膨問題,讓建置成本一路增加。而在台灣還有在地化,也就是國產化的要求,會墊高開發商的成本。

政府發展離岸發電,不只是希望開發綠電,也希望產業鏈能夠在地化,希望有台灣的廠商銜接上來,但是本土廠商從零到有,會有「學習曲線」的問題,不僅「量能」會面臨到很大挑戰,初期,這些在地化供應鏈的廠商成本,也一定相對比較高,於是我們就會看到開發商面臨「收入往下、成本往上」的局面了,這也壓縮了業者的利潤空間。

商業層面之外,另一個挑戰,就是全球供應鏈吃緊的限制。蔡宗達分析,這一點在離岸風電產業裡比較特別,從宏觀角度去看,全球離岸風電陸續開花,每一個國家也都想快速提升自己的再生能源供應量,因此全球都在搶資源。

全球近年再掀離岸風電興建浪潮,開發商經常上演搶船、搶人、搶資源。圖為台船日前亮相...
全球近年再掀離岸風電興建浪潮,開發商經常上演搶船、搶人、搶資源。圖為台船日前亮相的台灣首艘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交船。 圖片來源/台船提供

挑戰3、全球瘋搶資源

「沒錯,大家都在搶!」蔡宗達說,包括離岸風電建置所需的鋼材 、纜線,甚至船,「船太重要了!」他描述,造船這件事,簡單的船可能一年就造完,比較大型的船要三、四年以上,船的調度跟船的成本,也是另外一個考量。還有,現在歐洲持續蓋離岸風電廠,美國也在做,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也是,船期的預訂可能都到了三、四年以後,「這是一個全球的競爭」。

挑戰4、台海地緣政治

最後一個,就是地緣政治緊張。

他說:「我們自己是台灣人,有一點習慣了,但就外商來講,他們的感受很深。」當地緣政治變成風險考量時,必須做評估,實務上在離岸風電第二階段時,外國開發商還沒有特別把地緣政治納入評估,但到了第三階段已成為評估項目之一。

離岸風電是蔡政府重要能源轉型政策,圖為過去蔡總統視察民營業者世紀離岸風電的國產化...
離岸風電是蔡政府重要能源轉型政策,圖為過去蔡總統視察民營業者世紀離岸風電的國產化基地。 記者林澔一/攝影

給建議 台灣離岸風電怎麼走下去

建言1、自由化之路要有彈性

今年6月30日,原本是政府要與去年拿到三階一期「選商」入場券的開發商簽訂行政契約的最後期限,但是,當天沒有一家業者如期完成,當晚六時許,能源局發布新聞稿說明,七座風場有兩家放棄簽約,五家「申請簽約」,不過,因部分業者希望有更充足的前置作業,能源局決定將簽約時限再展延二個月。

面對這樣的結果,蔡宗達建議,政府應作比較務實的思考,有點像滾動式檢討的概念,政府應該從最基本的遊戲規則著手,讓不管開發商或銀行都有比較好的空間,參與市場發展。

他說:「我可能是比較天真的想法,躉購費率是不是可以回來?」如果今天躉購費率不在,沒有人願意投資,整個產業就停下來了,那麼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有很多部分可以調整。他以事後諸葛來看,或許躉購費率不要那麼快退場,開發商的空間,以及銀行融資的態度,會比較不一樣。

雖然蔡宗達覺得這個建議有點難,但他不諱言自己是有期待。他強調背後的邏輯是,首先要支持一個新產業快速成長,政府會直接透過補貼來做;其次,政府要求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到了第三階段,躉購費率設限、國產化又有嚴格要求,業者的空間就被壓縮了,的確會影響業者的意願。

他認為,自由化是對的方向,只是「現在看起來,這樣走好像不是那麼順利,那是不是可以評估看看,稍微回調一下?」

建言2、建立綠電擔保機制

第二個政府可以幫的忙,是從融資角度做些事。

蔡宗達在銀行業待過,看到國營銀行最有力量,他認為政府可以設計一些機制,以積極的鼓勵或消極的罰則,讓國營銀行免除疑慮,加入銀行融資行列。例如,購售電合約裡,如果購電方確定不是台積電,而是其他公司,政府能否有什麼保證機制,讓銀行比較放心?

而當還款來源是這些台積電、台電以外的公司,當他們欠缺信用風險評估時,政府能不能出來做某種程度的擔保,這樣銀行就會比較放心,簡單說法就是建立買綠電的擔保機制。

延伸閱讀 >>

風電大人物/讓歐洲來的離岸風電飄出台灣味 風睿林雍堯的生意經

風電大人物/當年被笑小孩玩大車,世紀鋼是怎麼成為離岸風電國產領頭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高齡通膨危機4/老年族群所得 仰賴「移轉收入」
下一篇
高齡通膨危機2/外食漲最兇 看護也變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