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ETF之亂?未必!

00939募資531億元、00940更達1,700億元以上,短時間內就吸金就超過2,200多億元,外界譁然。 聯合報系資料照
00939募資531億元、00940更達1,700億元以上,短時間內就吸金就超過2,200多億元,外界譁然。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488字

經濟日報 林建甫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00939募資531億元、00940更達1,700億元以上,短時間內就吸金就超過2,200多億元,外界譁然。但仔細思考,這樣的結果,是代表時代的進步,直接金融的發展。

首先,為什麼這次ETF輕鬆的募集,就有這麼多錢?其實要不是最後幾天金管會已經開始喊刹車,媒體也開始大幅警示報導,否則應該還不只這樣的數目。這背後除代表台灣社會的富裕,另外的源頭,美國從2008年後,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救經濟,造成全世界的資金氾濫。台灣對美的長期順差,被外溢的資金影響。社會資金充沛,前往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走,自然拉動股市,尤其是最有前景的AI相關股票,因此台股也就水漲船高。也吸引了大批解保單、抵押房產、寺廟香油錢的大量湧入及一般小資族的資金湧入。

最新金管會的納管,6月底前要請投信投顧公會要先訂立自律規範,尤其要檢討網紅的誇大行銷。這個方向基本上是對的,因為大部分的投資人對ETF並不了解,跟風是最重要的購買理由。相信如果民眾了解,現在股市已在高點,要再複製去年ETF高配息的績效及資本利得的可能性機會不大,很多人可能就會止步。再加上ETF的保管銀行如果與投資者的交割銀行帳戶與保管銀行不同,每次配息時都需要支付額外的10元匯費。那對買一兩張存股的小資族期望的每個月都有的配息收入還要被剝這層皮,恐怕買的人就不會有興趣。

然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大家都要學習此次ETF攪動一池春水帶來的教訓。首先,台灣的社會藏富於民,但人民因為擔心通膨或想尋找較好的投資報酬。

其實以此次ETF熱賣來說,民眾要的也就是年化報酬率,希望達到先前類似的報酬;外加常常配息加上在股市ETF是可以有隨時變現的流動性,所以對這樣的金融商品是趨之若鶩。說實在一般投資人對金融商品並不是深入了解,因此很容易形成羊群效應的。幾年前大家瘋結構債,再來連動債,之後投資型保單,…等等。大眾雖有危機意識,但記憶短暫,因此加強金融教育,在商品推出之際,風險宣告就非常重要。

其次,這次ETF募集的規模2,000多億,對投資人來講是很大,但站在整個市場國內ETF投資台股有48檔,規模大約是1.5兆元,占整體投信基金21.24%,台股ETF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台股市值大約2.38%;上市櫃股票共計1,800家,台股ETF投資對象大約是402家,的確暫時無集中度過高的風險疑慮。目前48檔台股ETF僅占台股市值2.38%,交易量占台股不到1%,若加上5,000多億元台股基金,占台股市值僅3%,以目前台股63兆元市值來說,看起來是不會有過度影響的。

然而,因為目前ETF的選股有過度集中的問題。雖然才公布前十的成分股,但其他投資標的也不難猜測,而被動式ETF操盤行為是可預期的。千億基金進場,容易一開始就被吃豆腐;而且在基金進場或被贖回時就有助漲助跌的效果。因此政府開放主動型的ETF的腳步恐怕要加快。

最後,回歸原來ETF的初衷,ETF鎖定的個股也有長期持有的功效,這是鼓勵長期投資,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會有幫助。這也是時代的潮流。對比過去借貸融資的間接金融,從市場籌資是進步的象徵。對台灣的金融業而言,過多銀行及過度競爭,利差已經很薄,因此發行ETF尋求各項服務費用,也就是手續費的收入也是不得不然。

最近有立委對台灣金融機構的手續費收入占營業利潤增大頗有微詞。然而這些收入都是技術研發,都是高度競爭,都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這是服務,金融業賺的是該有的報酬。這表現遠勝過落後社會,他們處在間接金融的時代,利差收入是銀行躺著賺就有。總之,我們應該欣見台灣直接金融的蓬勃發展。

(作者是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曾任職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五年級生,擅長從理論面分析財經政策,而且不只拋出問題、點出癥結,難得的是,也會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讓畢業於彰化精誠中學的林教授娓娓道來,談一談那些年,我們一起研究的經濟學…

上一篇
AI 引爆銀髮商機
下一篇
讓台灣扮「虛擬垂直整合者」關鍵角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