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33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啟動美中貿易戰,引發供應鏈重整,而拜登政府對大陸的科技戰、推進與友好國家間形塑完整供應鏈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策略進一步加速資金與技術的乾坤大挪移。全球的生產基地已由過去聚集於「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擴散至其周遭的東協、南亞甚至墨西哥。除墨國是地緣關係外,在「東協加六」亞洲區塊裡獲利最大的就屬越南與印度。本文主旨即就此期間從貿易與外資角度來比較剖析近期越南與印度被外資看好的背景。
首先就加入亞洲經濟整合的時序言,越南先於印度,早在1986年經改開放起,越南便已融入東亞經濟整合,而印度雖在1991年經改開放,但直至2005年才因加入東亞經濟峰會才成為「東協加六」的成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