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打炒房上路 房市專家:苦了年輕人、房市已成「高價跌、低價漲」畸形現象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本文共1361字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即時報導

《平均地權條例》7月1日上路,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痛批,房市目前的走勢就是在盤整中呈現「高價跌、低價漲」的畸形現象,政府完全是防堵的治標政策,而市場也已經提前反應,其實利空已經鈍化,對未來房市走勢影響有限,苦了年輕人,等不到房價下跌,預測下半年會是「以盤代跌」的走勢。

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打房措施,包括禁止預售屋及新建屋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解約申報登錄。

綜觀政府的各項打房措施,李同榮認為,是防堵的治標政策,也是化療式的打房政策,不斷的犧牲小咖,傷及無辜,房市卻不斷的在漲勢中將上升的成本轉嫁到房價,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年輕人。

打房政策50年來最頻繁 效果卻不如預期

李同榮指出,各部會陸續不停的端出不同打房政策,已經創下50年來六大房市循環打房政策最頻繁的一次,規模也是最大,但效果卻是不如預期,就算未來房市降溫,也是技術循環與經濟基本面所形成的因果,與打房政策毫無關係。

政府為了抑制房價端出政策,但卻效果有限,李同榮認為主要有五大原因,第一,防堵政策,治標治不了本;第二,打房頻繁無效,利空鈍化;第三,打房時程不對,且未中靶心;第四,K P l變調:房市降溫已不再打炒房,卻以把房價下跌當主要目標,把交易量縮當成果。

第五,剛需市場受傷:政府打了高總價,也打傷了剛需市場,預售禁轉,年輕人擔心買了無法後悔,打了小建商,年輕人擔心買到濫尾樓,因此扭曲預售低總價市場轉向購買成屋,也因年輕人預算有限,成屋就越買越小、越買越舊、越買越貴。

下半年房市以盤代跌五大原因

李同榮預測,下半年房市走勢將會是以盤代跌,主要有五大原因。

第一,經濟基本面不利房市再有上漲空間:全球經濟因升息末端已影響經濟增長,台灣經濟基本面也因出口減緩而面臨連三季負成長的窘境,對房市景氣產生連動性的大利影響。

第二,技術循環面處於末升段的脆弱期:房價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末升段尾端的脆弱期,較經不起利空的襲擊,隨時有反轉向下危機。

第三,兩岸地緣政治局勢緊繃:兩岸地緣政治影響高價市場,房市買盤容易觀望。

第四,營建成本居高不下,房價下跌也難:缺工、缺料、加上ESG減碳設計要求提高等因素,也使得營建成本在這三年來大幅增加。政府已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預計最快2024年開始收取碳費,首波徵收對象包含287家排碳大戶,鋼鐵、水泥、石化、半導體產業都在列,因此大幅推高房屋的建造和維護成本,房價下跌不易。

第五,總統大選前房市不易大漲大跌:選前房市除非面臨主升段,否則通常盤整居多,大漲民怨也隨之高漲,大跌對產業經濟也會受影響,因此政策會隨時機動調控,盤穩或小跌是政府最理想的方針。

房市呈高價跌低價漲的畸形現象

李同榮表示,房市目前的走勢就是在盤整中呈現「高價跌、低價漲」的畸形現象,富人在房價高檔政策不友善的情況下,採觀望態度,甚至資金不斷流出海外,年輕購屋族群苦等房價下修,但得到的結果卻是「越觀望越失望」。

頻繁打房的結果卻是打到交易量萎縮、產業受傷,而購屋消費者卻無受惠,導致富人出走、年輕人失望,住宅政策敗壞不堪,窮到只剩化療式打房,年輕人仍然無感。

李同榮強調,針對房市政策,提醒政府不要再以限貸、禁止轉售、加稅等防堵思維擬定住宅政策,最終居住正義的核心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延伸閱讀

北市推平均地權5配套 鷹眼、炒作審議小組就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施耐德助力輝能科技 於法國建立海外首座智慧超級工廠
下一篇
不是蛋白!雙北年輕人買房最愛這蛋黄區、1天6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