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綠天鵝壓力測試/五大重點全解讀,銀行預期損失高達三千億,一整年獲利幾乎蒸發

國內銀行首度參與氣候壓力測試結果出爐,最大預期損失上看三千億,儘管這些是假設情境,但不可否認,氣候風險對銀行可能造成的衝擊不小,銀行必須及早因應。 圖片來源:Freepik.com
國內銀行首度參與氣候壓力測試結果出爐,最大預期損失上看三千億,儘管這些是假設情境,但不可否認,氣候風險對銀行可能造成的衝擊不小,銀行必須及早因應。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本文共252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金管會首度對本國銀行啟動的「公版」氣候變遷壓力測試結果出爐,在氣候變遷風險衝擊下,最嚴重時,銀行的預期損失高達3,000億元,幾乎吃掉去年一整年獲利,預期損失最輕微情況也有2,000多億元,綠天鵝威力不容小覷。

這幾年,國外陸續對金融機構氣候變遷風險展開壓力測試,以掌握氣候風險可能影響,並盡早因應;國內金管會也在今年首度對銀行啟動「公版」氣候變遷壓力測試(或稱情境分析)。目前本國銀行已全數在今年5月底前「交卷」給金管會,並在6月底前於「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中揭露測試結果。

根據各銀行揭露資料,本國銀行首次掀鍋的綠天鵝壓力測試結果,可以觀察出五大重點。

氣候變遷風險可能帶來「綠天鵝」事件,並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記者胡經周/攝影
氣候變遷風險可能帶來「綠天鵝」事件,並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記者胡經周/攝影

1、綠天鵝逼近,銀行業最怕政府毫無對策,痛苦兌現2050年「無序轉型」

包括第一,大部分銀行的最大預期損失金額,都出現在無序轉型的2050年情境。

一位民營銀行主管分析,無序轉型是指政府一開始並未推出轉型政策,等到後期減碳來不及,才加大政策力道,例如收取更高的電費、碳費等,此舉將令企業在短期間內面臨的轉型成本大增,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更大,銀行可能的損失金額也會更多。

知情官員說,從國外的情境分析結果,也可驗證,無序轉型面臨的風險是最高的。

至於預期損失金額最小的情境,則出現在無政策的2030年情境。

知情官員解讀,因2030年氣候影響尚未明顯,「無政策」不像「有序轉型」在2030年就要付出轉型成本,所以預期損失金額最小,不過,無政策不代表沒損失,未來到了世紀末可能面臨的更高的氣候風險。

官員也提醒,不要以為最嚴重情況是等到2050年才會發生,以為現在時間還早,「氣候變遷的速度很快、也不可測,預期2050年才會發生的事,也有可能提早,銀行仍須高度警戒。」

值得注意的是,就有銀行在揭露的報告中直言,對於台灣的轉型行動而言,無序轉型很可能發生。

氣候變遷壓力測試後,一些預期損失比率高的銀行,必須對管理氣風險採取更積極作為。圖...
氣候變遷壓力測試後,一些預期損失比率高的銀行,必須對管理氣風險採取更積極作為。圖為過往台灣中南部今年大旱,水庫探底。 記者黃仲裕/攝影

2、綠天鵝災損驚人,銀行預期最大損失超過三千億

第二,最嚴重狀況下,對銀行造成的最大預損失金額合計高達3,000多億元,占去年一年稅前盈餘3,919億元的九成以上,等於快吃掉一整年的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就連最小的預期損失金額,合計也有2,000多億元。

雖然這些高達二、三千億元的預期損失,都是2030年、2050年的事,屆時的獲利能力也許也會更強,但不可否認,氣候風險對銀行可能造成的衝擊真的不小,銀行必須及早因應。

3、十多家銀行最大預期損失金額超過100%

第三,再看個別銀行損失情況,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去年度稅前損益比率,超過100%的銀行有10多家,也就是,有將近三成的銀行,去年一年賺的錢都會被綠天鵝吃光光,還會因此出現虧損。

當然也有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損益比率不到50%的銀行,但極為少數。

而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去年度淨值比率,在10%以上的銀行,也占了兩成,這些銀行的資本也被綠天鵝啃食最嚴重。

知情官員說,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損益、淨值比率相對小的銀行,代表可能在這幾年已採取因應氣候風險行動,調整投融資部位,使得可能損失下降。

而預期損失比率高的銀行,對管理氣風險可能須採取更積極作為,來降低風險。

4、六家大到不能倒銀行,具韌性卻也面臨更大的資本壓力

第四,國內銀行首波公版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結果出爐,「大到不能倒」銀行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盈餘比率,多數低於平均值,顯示因應氣候風險具有一定的韌性,不過這些大銀行被要求更高的資本標準,在氣候風險衝擊下,面臨的資本壓力也相對大。

根據各銀行揭露的資料,在六種情境中,銀行可能面臨的最大預期損失金額有3,000多億元,其中六家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也就是「大到不能倒」銀行,因規模相對大,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合計就有1,500億元,占了四成。

若以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盈餘比率來看,全體銀行的平均值約九成多,而六家大到不能倒銀行中,有四家都低於平均值,只有一家超過100%,吃掉去年一整年的獲利。

台電、中油、台水等高碳排的公營事業都負有政策性任務,油水電價格漲不漲都涉政治議題...
台電、中油、台水等高碳排的公營事業都負有政策性任務,油水電價格漲不漲都涉政治議題,議合難度高,是金融業因應氣候風險的一大考驗。 記者侯永全/攝影

5、公營事業議合難度高,最怕資優生一夕變成氣候風險壞資產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銀行揭露的測試結果中,有銀行特別說明,相關資料並未包含公營事業授信。

原本信用風險最低的公營事業,在氣候風險中卻變最高,像台電、中油、台水等高碳排的公營事業都負有政策性任務,油水電價格漲不漲都涉政治議題,議合難度高,是金融業因應氣候風險的一大考驗。

因此,在公版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啟動前,曾有銀行業者建議金管會,將公營事業曝險部位剔除後再作測試。

金管會最後採取折衷作法,公營事業授信的測試不能剔除,但這部分的測試結果資料,只要報給金管會,不用對外揭露。

所以目前各銀行揭露的預期損失金額中,都未包含公營事業授信。不過,知情官員說,根據各銀行提報給金管會的測試結果,有無剔除公營事業授信的預期損失,不會相差太多。

什麼是氣候變遷壓力測試

2020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BIS)一篇綠天鵝報告示警,氣候變遷風險可能帶來「綠天鵝」事件,並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金融機構能否承受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以及如何避免綠天鵝掀起的金融海嘯,已經是各國關注的課題。

知情官員表示,國際上將氣候相關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兩種。「實體風險」指的是,乾旱、海平面上升及洪水等極端氣候,對銀行授信擔保品價值造成的減損,例如授信戶的工廠位處易淹水的高風險地區,擔保品可能因暴雨毀損,不利銀行債權。

而洪水暴雨等災害造成停班停課,或熱浪侵襲無法工作,導致企業生產力下降等,對總體經濟也會有產生不利影響,企業或個人財務變差,都可能對銀行帶來損失。

「轉型風險」,則是指為改善全球暖化問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政府可能透過徵收碳費或碳稅等措施,墊高碳排成本,這些在轉型過程中衍生的成本,可能影響石化業等高碳排產業的獲利能力,甚至生產停擺,進而不利還款能力,增加銀行風險。

因此,政府採行的「轉型政策」跟「時間點」,都會影響氣候變遷對銀行帶來的風險。

國內公版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在情境設定上,就將「轉型政策」分為有序轉型、無序轉型及無政策三種,「時間」則採2030年及2050年,時間與轉型政策交叉成六種情境。

延伸閱讀 >>

綠天鵝壓力測試/大到不能倒銀行資本壓力大,投資人當心現金股利可能飛了

綠天鵝壓力測試/純網銀「這原因」,首次氣候測試結果跑贏傳統銀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管會出招堵App綁卡盜刷 將比照三大行動支付商模式
下一篇
壽險報喜保費業績三增 分紅保單帶動 傳統型表現亮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