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MIC:投資新創有潛利

本文共533字

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琬昀表示,隨美聯準會(Fed)快速升息,推升資金成本,2022年投資人及創投公司對新創公司風險估值回到新冠疫情前水準,創投公司轉向發掘具長期價值新科技。

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行首次「創新板」主題式業績發表會,王琬昀受邀解析新創生態發展趨勢指出,在創投公司投資減少下,企業創投基金成為新創生態要角,但創投公司目前手中已募得但尚未投資資金充足,加上當前美國科技業裁員釋出的人才為新一輪創業帶來契機,科技新創投資環境仍值得期待。

針對台灣新創生態趨勢,她分析,育成面部分,新創加速器在台灣成為蓬勃發展的新產業,且隨著服務功能細緻化,亦加速新創成長與募資;加速器開始進行模式轉型,發展出賦能型風險投資,以逆向育成的方式提高育成成功率。

市場面部分,新冠疫情迫使中大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故企業參與新創成為中大型企業轉型的一個新作法,亦有助新創獲得更多與中大型企業合作機會,包括驗證市場,以獲得客戶、量產、投資及平台等資源。

出場面部分,過去台灣投資人為在有限期間內基金獲利退場,多關注投資成熟公司,對海外投資人較缺乏成功故事,但近期台灣新創環境改善,已出現許多成功故事,對投資人而言,合理可行的出場機會及相當的潛在報酬,將成為投資新創的誘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5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股市樂觀情緒仍樂觀 民眾參加除權意願增加
下一篇
賴清德:「兩岸互不隸屬」 觀光股三溫暖...飆漲變急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