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辭掉討厭的工作 為何能讓你生活費降低?

提要

對於不想做的工作要設下辭職期限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071字

經濟日報 晴好出版

編按:作者2024年31歲,在30歲前結婚,和妻子兩人租屋居住。如今和妻子兩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十三萬日圓(約新台幣2.7萬)。平均下來,我們一個人的生活費只有六點五萬日圓(約新台幣1.37萬)。

為了降低生活費,作者跳槽到會幫外派到陌生城市的員工支付租屋津貼的公司,扣除稅金之後,靠津貼過活,出社會兩到三年那段期間,每月生活費超過二十萬日圓(約新台幣4.2萬)。

過去他曾過一個月二十萬的生活,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六點五萬。若問他哪種生活比較幸福,他回答:「現在每個月生活費只有六點五萬的簡樸生活比較幸福。」

作者:何俺

想要以少許金錢過得快樂,有件事絕對不能跳過不做。那就是「辭掉不想做的工作」。

我發現許多以節約為主題的書籍和資訊都忽略了這一點。

以下純屬個人心得,我發現不靠自己不想做的工作維生,一個人只要五萬日圓就能活得開心。如果你找的正職是你不想做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每個月只花五萬生活。

原因在於當你從事不想做的工作時,會慢慢累積壓力,而為了宣洩壓力就須藉由花錢,讓自己保持身心平衡。這是許多人目前的處境,也是始終難以消除金錢不安全感的真正原因。你不但無法辭去感到痛苦的現職,生活的窘迫更是時時刻刻困擾著你。

第三章會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分享如何擺脫討厭的工作,以及不靠自己不想做的工作賺錢的祕訣,希望能帶給各位一點啟發。

容我先整理前面闡述的重點,想要活出自我,就必須以少少的錢生活;為了達到目的,則須努力擺脫不想做的工作,找其他工作賺錢。

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

要是無法以少少的錢生活,就無法降低賺取生活費的工作門檻,自然很難擺脫討厭的現職;反過來說,若想以少少的錢過日子,就不能從事自己不想做的工作,否則會走進死胡同。

所以,我的策略是設下期限,辭去自己不想做的工作,同時親手開創其他工作,也就是副業。

以我為例,我辭去辛苦的海外業務工作,選擇還算適合自己的職業類型。但這麼做只能讓我擺脫一部分討厭的現況。

無論是在固定的地點與時間工作、聽從他人指示、和從未謀面的人講電話,都讓我感到痛苦。

於是我決定「這份不想做的工作只忍耐三年,在這段期間努力磨練生活自給技能,學會以少許金錢生活。嘗試副業,靠其他工作賺錢」。

在我付諸行動之後,神奇的事發生了。

由於下定決心只做三年,我的內心產生「反正三年後就要離開這裡」的想法,也開始敢在公司裡主張個人意見。

我在第二家公司任職時,部門裡每個人幾乎每個月都加班四十小時。平日上班時間我會專心做分內的職務,但從進公司第二天起,我堅持準時下班。

若是以前的我,會在意他人目光,和其他同仁一樣每個月加班四十小時。

不僅如此,我也不在乎因此受到苛責。我會虛應目的不明的任務,中午休息時間一個人吃便當,完全不參加同事邀約的餐會,也不陪上司打高爾夫球。

當然,既然只是受雇的員工,為別人做事,不可能躲過所有討厭的事。

還好我早早就設下忍耐期限,我覺得「被同事討厭也無所謂」,反而可以切割職場上複雜的人際關係。

寫到這裡,各位可能覺得我在公司像一顆腫瘤,毫無益處。其實,我早就跟公司坦白一切。

我跟他們說我會準時完成交代的工作,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讓別人感覺不舒服。其他同事遇到問題時,我也會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協助。只要堅持職場倫理處世,安於自己的原則下工作,一些瑣碎小事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並不重要。

幸運的是,我在第二家公司工作時,並沒有感到很痛苦,也不至於身心疲憊,還成功地將生活成本降至每月八萬日圓。

這是人生百年時代中的三年。

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一想到「只要忍耐三年即可」,心情頓時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剛出社會的時候,還認定自己非得從事討厭的工作好幾十年不可,如今想法已經完全不同。

不可諱言,並非忍耐三年之後,人生就會變得一帆風順。辭去了不想做的工作,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教人感到不安。

無論如何,知道自己在某個時間點後就不用再做討厭的工作,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感到安慰。

結果,我做了兩年就辭去第二份工作。

本文節錄自晴好出版的《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

作者:何俺(なにおれ)

曾經從事業務工作,後因不適合於第四年轉職,到了新公司即開啟簡樸節約的生活,同時探索副業。單身時期,每月生活費僅8萬日圓;現與妻子以每月13萬日圓的生活費過著平凡自在的生活。

2018年開始經營以「用少量物品和金錢過幸福生活」為理念的部落格「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きっと何者にもなれない俺たち,簡稱:何俺),發布許多整理自己生活方式的文章,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訂閱者,目前總瀏覽量超過1000萬人次;同時在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社群平臺對於在社會上生存感到痛苦的人,提供許多活出自我的人生建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晴方好,雨亦奇,換個角度都是「晴好」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2萬點不能只靠ETF 如何空頭不賠錢?
下一篇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民營基金龍頭總座:ETF是白飯,基金是炒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