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爺爺的10億元財產,到孫子只剩4.8 億!富能不能過三代?傳承是關鍵

提要

17 隻駱駝怎麼分給3 個兒子才公平?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4851字

任性出版 作者: 胡碩勻

根據媒體報導,三民書局創辦人劉振強於2017 年過世後,劉的妻子協同長子劉仲文,與次子劉仲傑爆發爭產糾紛。

在訴訟過程中,次子劉仲傑提出,父親曾指定由他接棒管理事業,而大哥劉仲文從30 歲起就要求父親分產,且各種滋事不斷,讓父親非常氣憤。但長子劉仲文則辯稱,自己在1994 年之前都擔任三民書局董事長,之後是因健康狀況才退出經營。

雙方纏訟至今已超過5 年,攻防之間還衍生出許多其他民刑訴訟案件,如此繼續爭鬥下去,不僅絕非劉振強所樂見,更深受影響的,該是三民書局的存續,以及五百多名員工的生計。

擔任會計師多年,我最常被人諮詢的,就是財產的傳承及相關稅務問題。財富的主人,若是活著的時候就把財產送人,叫做贈與;死後才給,就叫遺產。這兩者都要課稅,只是計算方式不同,金額不一。

但我認為,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其實不在課稅多寡,而是衍生出來的問題—財富的主人若選擇生前送人,因為當事人還在世,可以親自說明,問題多半不大;若是死後才給,由於當事人已無法說明自己的意願,常導致後輩子孫對於遺產的繼承問題紛爭不休。

遺產的分配,說穿了就兩個字:公平。但由於財產的複雜性及多樣性,公平不見得能實現。這讓我想到古老的阿拉伯世界流傳一則充滿智慧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死後留下了17 隻駱駝及1 張遺囑給他3 個兒子。依照遺囑的分配,老大可以得到一半數量的駱駝,老二得1/3,老三則是1/9。

這下問題來了,17 隻駱駝不能整除於2、3或是9,勢必要宰2 隻駱駝並分屍才可以,但是死的駱駝又不值錢,三兄弟為了這個問題大傷腦筋,甚至鬧得兄弟鬩牆,最後沒有辦法,只好請族長裁示。

族長了解情況後,笑咪咪的表示,為了讓三兄弟和睦相處,決定送他們1 隻駱駝,湊成18 隻。依照遺囑,老大可以得9 隻駱駝,老二、老三則分別得到 6 隻和2 隻。有趣的是,三兄弟得到的駱駝總數加起來還是17 隻,多的那1 隻完璧歸趙的回到族長手中。如此一來,駱駝不會遭到分屍,還可以完全按照他們父親的遺囑,分配17 隻駱駝。以數量來看,新的方法還比原來該分的還多,沒人吃虧,可謂四贏策略。

我又多想一種情況,假設是19 隻駱駝又該如何分配?答案是,捐一隻駱駝出來做公益,父母、3 位小孩、社會,打造五贏策略!

一張不清不楚的遺囑,兄弟就此分家

財富傳承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曾有感而發,離世前在書中說:「不留財產免得子女爭產……。」甚至也有傳聞,他早就把大部分的財產捐給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及其他慈善機構。

但如此樂善好施的理想,卻在他身故時因為一張不清不楚的遺囑,讓一切變得更加繁雜。張榮發的大房、二房為爭產鬧得不可開交,導致二房的獨子張國煒與大房失和,離開長榮航空。

類似的狀況,還有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2008 年突然病逝後,他的長子要求重新分產、分權的爭端,造成後代子女爭執不休,至今仍未平息;美福企業黃家三兄弟疑似為了爭奪家產,爆發槍擊慘案……。

有鑑於此,任何人都該越早規畫資產傳承與移轉越好,而且通常必須注意以下6 大重點及挑戰:

1. 依照意旨

2022 年9 月最令人震驚的名人消息,應該就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辭世。在位70 年的伊莉莎白二世,不僅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英國財富最多的女性之一,她遺留下來的240 億英磅,將如何傳承下去?

據媒體報導:「伊莉莎白二世擁有的財產,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部分是英國王室的財產,包括莊園地產、王權皇冠等,另一部分則是她的個人財富,其中以不動產、珠寶和藝術品為主。前者僅擁有使用權,後者則是她的私人所有物。」

查爾斯三世(Charles Ⅲ)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女王在位期間使用、佩戴的「英國王權之物」,將會由他繼承,而且遺產中的王室資產無須繳納遺產稅。

至於私人財產的分配,因伊莉莎白二世的遺囑設有保密條款,外界不得而知,但據傳她個人私有財產中價值1 億英磅(約新臺幣34 億元)的珠寶,將全數留給孫媳婦凱特王妃(HRH Catherine, Princes of Wales)或是曾孫女夏綠蒂公主(HRH Princes Charlotte of Wales),若是由夏綠蒂公主繼承,因公主年紀較小,將暫時交由凱特王妃保管,並擁有配戴權。

「依照意旨」是指想傳承資產的人希望百年之後,繼承者們能夠依照自己的內心想法去分配財產,甚至決定一手打造的企業由誰來接班經營、發揚光大。有媒體宣稱:「英女王生前最後一刻更改了遺囑。」姑且不論這事是真是假,但由此可以知道,遺囑要做到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就連對於歷經千百難事的英國女王來說也並不容易,訂定遺囑的過程應是思量了無數次。這也讓我們學到,提早規畫遺產及遺囑內容,就能有更符合自己期望的安排。

2. 寫遺囑週記

常有年長的客戶在跟我討論遺產稅規畫時,抱怨某某小孩不孝順、誰誰誰很現實……許多老人家總是擔心太早把財產給小孩,一旦自己老了、病了,他們會因為財產拿到手,就不懂得孝順及關心自己,甚至有些人還會因為這樣得憂鬱症。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太早把財產給小孩,若小孩沒教育好,就代表自己喪失了財產的控制權。應避免財產太早過給子女,讓小孩有忘恩負義的誘因及機會,造成自己晚年生活潦倒、無人理會。

寫「遺囑週記」是一個療癒的做法,而且要有意無意的讓孩子知道自己有這個習慣。假如昨天生病住院,大兒子沒來看望,不用生氣,只要在這週的遺囑週記中,把大兒子的繼承比例減少5%就好;或是今天二女兒陪你去淡水看夜景,讓你心情很好,那就在遺囑週記中,把二女兒的繼承比例增加3%……。好的傳承模式會牽涉到法律、信託等方法,提前謹慎規畫一定有好處。

有些父母太早把全部財產贈與或移轉給子女,而子女又不懂得感恩盡孝,導致自己晚年潦倒,或是無人理會。建議父母給予子女財產時,要給得恰到好處,手上留下來的,最好要多於給出去的。

3. 產權要完整,特別是土地

我曾幫一個姓莊的家族客戶規畫財產分配,他們家族在臺北某熱門的新興產業重劃區有多筆土地。

他們很羨慕隔壁土地都已被建商或土地開發商高價買走,現金入袋,但是自己家族的土地遲遲未能出售。原因就在於土地是多代繼承下來,子子孫孫都平均分配,所以有十多位所有權人共同擁有,其中有一位對建商提出的條件總是有意見,導致大家談不攏。

這與在都市更新及危老改建的新聞中,常聽到的「釘子戶」這個名詞,使得土地開發及整合耗費許多時間及人力的狀況類似。試想,如果你是建商或土地開發商,是與一位土地所有權人談比較容易,還是一次要和多位共有人談會比較順利?

遺留的不動產若是由多位子女共同繼承,有可能經過兩、三代之後,所有權人過多,導致每個人的單獨持分面積過小,再加上如果子女之間相處不睦、意見不一致,不容易單獨自建利用,或與他人合建與開發,甚至執行土地分割,大田變小田,那麼不動產將喪失原本該有的經濟價值。

4. 父母的公平,不等於子女的公平

已故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在生前叱吒風雲,以為死後自己的話仍然是聖旨,用一紙遺囑就想把財產和事業全都交給四子張國煒一人,甚至在遺囑中對於大房的3 個兒子隻字未提,會引發爭產風暴,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如果沒事先擬定遺囑,或是遺言交代得不清不楚,又或是遺產分配不公平,反而會讓子女心生怨懟,甚至從原本的兄友弟恭一夕間反目成仇。

儘管許多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但會積極規畫資產傳承和採取行動的父母仍屬少數。這是因為臺灣父母經常認為,自己的財產不複雜,沒必要規畫,未來依照法律分配即可;或是有交代就好了,子女應該會遵照安排;甚至認為子女之間感情融洽,不可能爭產。

其實大部分家庭在面臨分產問題之前,感情並沒有不好,但父母們千萬不要認為,子女現在沒事,將來分產時就一定沒問題。預先安排,才不會讓遺產變成家庭失和的導火線。

當然,並不是做好了安排,就一定不會上演爭產戲碼,因為想吵的人還是會吵,但如果能把想法落實到白紙黑字上,就能減少將來的紛擾。

法律上的公平,或父母認為的公平,在子女眼中未必就是公平,大部分子女除了會介意自己分到多少,也會計較父母生前是否偏心,或是兄弟姊妹對家庭有多少貢獻度。因此父母平時應多觀察子女互動,以及對金錢的態度,再適當的安排。

財產一旦無法公平分配,便容易引發爭奪、兄弟鬩牆,甚至若爭執不休導致久未安葬,還不如一開始就捐給慈善機構。

5. 富能不能過三代?傳承是關鍵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許多家族通常是第一代拚搏,第二代積累,第三代開始揮霍,再來就家道中落了。

三十多年前,美國有一位華人王安,被譽為電腦大王,他憑藉天才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開闢了商用電腦的新天地。

王安在1965 年推出第一臺桌上型計算器「洛其」,這也是現在個人電腦的雛形,當年他的第一個大客戶就是知名的IBM。

王安電腦在鼎盛時期,於全世界103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擁有3.15 萬名員工,在美國富豪榜排名第五。然而卻因為後代接班企業經營不善,王安電腦帝國如同流星般,絢麗之後很快就隕滅了。

完全相反的例子,便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強大家族之一的洛克菲勒家族(按:Rockefeller family,集合美國工業、政治、石油和銀行等產業於一身的家族,因為長期控制大通銀行,以及涉足軍事、能源、醫藥、農業等重大行業而聞名於世),他們已經持續繁榮了7 代,至今依舊如日中天。為何他們可以做到?關鍵就在於他們懂得如何規畫資產傳承。

傳承財富,當然是希望讓後代的子子孫孫都能夠家庭安穩,並能有所成就,若僅是留下龐大遺產,卻未搭配良好的財商教育及理財觀念,往往容易演變成子孫養成惰性,隨意揮霍財產,甚至惹禍上身。

6. 節省成本

假設有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第一代賺了10 億元,他們不做任何稅務布局,又依臺灣目前最重要的4 種稅目: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假設所得稅加土地增值稅合計課20%、遺產贈與稅課20%,以累計40% 的稅負成本計算,再傳承到第二代將會只剩下6 億元。其計算如下:

稅金=所得或財產總額× 稅率= 10 億元×40%= 4 億元

10 億元— 4 億元= 6 億元

到了第三代,再扣掉遺產贈與稅20%的稅負成本,就只剩下4.8 億元,其計算如下:

稅金=財產總額× 稅率= 6 億元×20%= 1.2 億元

6 億元— 1.2 億元= 4.8 億元

在這當中誰才是最大贏家?答案是政府。為什麼?因為第一代到第三代總共繳了稅金5.2 億元,而這些錢都被政府拿走了。

如何節省賦稅成本,關係到遺產價值的估算、遺產稅計算與繳納、是否有海外財產及信託、國內外債權債務的確定及清償、是否要主張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等,所以,做好節稅的布局真的非常重要。

本文節錄自任性出版的《遺產與贈與的節稅細節:財產怎麼贈,孩子拿了錢不落跑;遺產怎麼分,老者心安、少者不爭,還能省下萬萬稅。》

作者:胡碩勻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及英國會計師CPA,台灣創速及XCEL NEXT創投董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會計師。曾任會計師公會智庫委員、行政院新創基地及新創總會顧問、教育部大學創業教練、文策院投審委員;財務桌遊《財豹力》及許願石發明人,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畢業。

著有《節稅的布局》(任性出版)及《重複的力量》(大是文化出版),《Advisers財務顧問》專欄作家,常接受非凡新聞、民視、東森、TVBS、天下、遠見、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商業周刊、今周刊、錢雜誌、中廣、飛碟等採訪或邀稿。亦常受邀至各大企業及學校講課,累積十萬多聽眾人次,包括保發中心、外貿協會、投資人關係協會、國泰金、中信金、富邦金、聯博投信、JPMorgan、Panasonic、富蘭克林、台新金、南山人壽、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台北金融、台灣建築中心、賓大華頓商學院、臺大、政大、各大扶輪社等。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985年成立,是TAG Alliances國際聯盟所會員,TAG多年被評為全球前十大財會法律聯盟,在一百一十多國有超過兩萬多名專業人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閱讀要精準,思考要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0939、00940、00941都跌破發行價,該怎麼辦呢?關鍵是資產配置
下一篇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民營基金龍頭總座:ETF是白飯,基金是炒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