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淨零轉型切莫溫水煮青蛙

近來台灣各界興起2050淨零碳排議題,相關的ESG、碳盤查、碳定價等課程相當踴躍。(本報系資料庫)
近來台灣各界興起2050淨零碳排議題,相關的ESG、碳盤查、碳定價等課程相當踴躍。(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557字

經濟日報 周桂田(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近來台灣各界興起2050淨零碳排議題,相關的ESG、碳盤查、碳定價等課程相當踴躍,尤其去年3月底政府發布臺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並於今年初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確立碳費機制等,似乎各項轉型推動充滿活力。然而,根據臺大風險中心連續對產業2022年、2023年就揭露氣候財務報告(TCFD)的調查,以及對高碳排產業的分析來看,卻呈現不同的樣貌。

首要為分裂的企業國度。據研究盤查,前30大企業,有28家為在台公開發行以上企業,金管會要求上市櫃企業2023年起於永續報告書揭露氣候相關資訊,已有28家企業在2021年永續報告書依TCFD建議揭露其氣候相關資訊。並且在企業治理上,導入TCFD的28家企業,皆有向董事會報告永續/氣候相關議題,或由董事會監督治理。30家皆設有永續或ESG相關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負責節能減碳、碳中和、淨零、碳風險管理等氣候相關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現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博士,其研究專長為風險社會學、知識經濟、未來學、科技政策、科技與社會、全球化等。

上一篇
運用生成式AI提升競爭力
下一篇
創辦人談衛星 10/分開來各自拚,合起來才會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