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財務再保險可適度鬆綁

保險示意圖。記者葉信菉/攝影
保險示意圖。記者葉信菉/攝影

本文共1334字

經濟日報 郝充仁

根據時程的規劃,台灣預計在2026年接軌保險業新會計準則IFRS 17與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對於許多業內人士而言,IFRS 17與ICS意味著「大魔王」。但是,從某種程度而言,它是一面「照妖鏡」。這意味著過去30年來,台灣壽險業的發展,都並非走向真正保險的本質。

目前,台灣保險業的資產規模已經突破新台幣33兆元,其中大約80%的資產是客戶購買儲蓄型商品。保戶在過去低利率環境下,降低保障功能,透過保險公司的投資,提升個人資產價值,許多業者也以此為成長的基礎。近年來,由於台幣標的投資報酬不佳,許多保險業者投入以美國為主的海外市場,改善壽險業者的財務結構。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台幣保單與美元投資標的,產生資產配置上錯配的現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其具備嚴謹的數字邏輯訓練,能在複雜的退休金制度找出不合理之處,並理性思索年金改革的方法。

上一篇
運用生成式AI提升競爭力
下一篇
創辦人談衛星 10/分開來各自拚,合起來才會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