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營之心

稻盛和夫。(美聯社)
稻盛和夫。(美聯社)

本文共1325字

經濟日報 周俊吉

以日本「經營之聖」美名享譽全球的稻盛和夫,一直是筆者十分景仰的當代企業家。稻盛先生白手起家創立一開始僅有八名員工的京瓷(Kyocera)株式會社,一路發展成跨國科技大廠;52歲時,又以門外漢之姿合資成立第二電電(DDI),現為日本三大電信公司之一;78歲時,在當時日本政府的三顧茅廬之下,同意出任日航會長,重整因虧損連連而下市的日本航空公司,兩年後日航營收不僅刷新歷史新高,也宣布重新上市。

2015年,稻盛先生來台參與台灣盛和塾活動,筆者有緣親炙大師風采,稻盛先生擅長深入淺出說明、甚至親自演繹各種經營心法,是筆者在創業之路上非常倚重的思想導師。今年盛夏,筆者特地請公司中高階主管研讀,集結稻盛先生過去30年期間發言精華而成的「經營之心」,細細體會歷經時空變化,依舊歷久而彌新的箇中奧義。

「經營之心」全書一如稻盛先生其人,文字淺顯易懂、但道理舉重若輕,其本質甚至與筆者向來信仰的「企業倫理」源頭如出一轍。

「企業倫理」是指「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各利害關係人,從事合宜行為,建立適當關係,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屬於應用倫理學的範疇,可溯源自中國古代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關係。時至今日,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可能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對企業來說,如何與重要利害關係人族群好好相處,無疑是現代社會經營企業的關鍵課題。

同時,古老智慧也告訴我們,人跟人之間存在若干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例如五常─仁、義、禮、智、信,很自然應該也適用於群體與群體之間(企業如何對待利害關係人)。令人倍感神奇的是,稻盛先生雖然不見得熟悉儒家典籍,但其發展出來的經營哲學卻與五常不謀而合。

首先,「經營之心」談的正是企業永續成長的「心」領導法,以心為本,以人心為基礎來經營,而讓組織內夥伴心意相通的方法無他─「要被愛要先愛人」,與「仁者愛人」的概念高度雷同。

接著是經營信念,當組織成長速度遠走在制度生成之前,稻盛先生長期以「身而為人,怎麼做才正確」的信念為基礎,進行所有決策的判斷,雖然短時間有可能對自己或公司造成損害,但長久來看,一定會帶領自己與公司走上光明坦途,這不正是「義者宜也」、「先義後利」的具體展現?!

除了以心為本的經營之外,稻盛先生也十分重視建立正大光明的企業文化,透過透明化經營的管理體制,讓組織所有人能夠方向一致、齊心協力,才能達成遠大目標、突破困境,這是「禮」─禮儀禮制(SOP)在現代企業中所能發揮的最大功用。

還有,稻盛先生也在書中強調如何做出正確判斷的思考流程。「在思考時要養成一個習慣,覺得『很棒』的瞬間,要先叫自己『等一下』,然後思考『對方會怎麼想』,確定『不錯』之後再做出結論。」這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明辨是非」─智。

最後是「信」─說到做到。稻盛先生自我解嘲地說:「自創業以來,我們就不斷重覆以下的循環─為了生存,拜訪客戶時承諾『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我們三個月就可以交貨』」;但其實根本沒有技術,為了貫徹兌現承諾的信念,全公司上下接單後就開始沒日沒夜地挑戰,絕大多數產品都可以如期交貨。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稻盛先生一生經手的三家企業,都是在一貫的經營信念下成長茁壯、重返榮耀,也成為儒家五常新解的最佳實證。(作者是信義房屋創辦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28歲成立信義代書事務所,1987年更名為信義房屋,目前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龍頭,「生意經就是道德經」,他倡導誠信交易,信用第一,立下成為世界級服務業的願景。

上一篇
永續資訊揭露的三大挑戰
下一篇
讓台灣扮「虛擬垂直整合者」關鍵角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