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讓AI成為台灣經濟成長新引擎

AI示意圖。  路透
AI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443字

經濟日報 李沃牆

傳統經濟學認為資本與勞動力是經濟成長主要因子,然而卻常面臨「邊際成本遞增」與「勞動邊際報酬遞減」的限制,致使經濟成長到某一程度後放緩。被喻為20世紀經濟學天才,同時也是創新之父的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在1911年鉅作《經濟發展理論》,首度揭示的「企業家精神」與「創新」等重要概念,主張創新可創造企業利潤並帶動經濟成長。

南宋朱熹的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進入數位經濟時代,創新或能為企業及經濟成長覓得一瓢創新活水。尤其,台灣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負3.02%,不僅是亞洲唯一負成長的國家,而且連二季負成長,恐有衰退之虞。在外銷持續疲弱下,5月出口年減14.1%,連九黑、製造業連11黑、景氣連六藍燈。看來,今年經濟成長要雲開見日,AI這架創新引擎不可或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現職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專長為風險管理、財務工程、財務計量等。

上一篇
催動銀髮商機的三個關鍵
下一篇
中小企工廠數位轉型 勇抱未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