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氫能起跑/半導體不要的廢料,竟能拿來發電,這兩位「氫瘋雙俠」怎麼辦到的?

工研院新創團隊「氫豐綠能」以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技術及餘氫發電相關技術,投入潔淨能源發電應用及工業餘氫再利用。左起:氫豐綠能公司董事長李鈞函、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工研院協理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 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新創團隊「氫豐綠能」以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技術及餘氫發電相關技術,投入潔淨能源發電應用及工業餘氫再利用。左起:氫豐綠能公司董事長李鈞函、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工研院協理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 工研院/提供

本文共1769字

經濟日報 記者徐珮君/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氫能是國家能源轉型重要戰略性項目之一,也是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重要能源...。」上月中,由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支持成立的氫豐綠能新創公司成立記者會上,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強調氫能發電的價值;同場加映的,還有甫從日本考察氫能回來的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也現身加油打氣。

看似來頭不小的氫豐綠能到底有什麼能耐,能讓政府要員一字排開為他「加持」?其實,早在2021年,經濟部技術處為了展現台灣前瞻科技,培植下一個可能的「護國神山」,便啟動了「科專事業化生態系建置計畫」(簡稱TREE計畫)創業競賽,氫豐綠能總經理李鈞函、副總經理林明憲當時就以「氫瘋雙俠」團隊拿下第一名。

「我們就是為了氫氣『瘋狂』!」曾任工研院綠能所氫能與燃料電池計畫經理的李鈞函解釋,水的化學式是H2O,我們把海水電解之後就會產生氫氣和氧氣,只要把氫、氧再結合,它就會再回到電與水,「面對缺電的時代,只要有氫氣就可以發電,而且過程中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這就是淨零排碳。」

李鈞函繼續細數為氫瘋狂的原因,「透過電力把水電解成氫氣,把氫氣儲存起來,只要變成氣體之後,它完全不會跑掉、流失,就可以把氫儲存起來半年,甚至一年、十年,到了要用電時再用燃料電池把發電出來。所以我們會為此而瘋狂,因為這是完全潔淨的能源。」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氫瘋雙俠 把半導體廢料變綠金

就憑著滿腔對氫能發電的熱情,「氫瘋雙俠」在工研院的氫能團隊埋頭研究十幾年,最後成功研發出混氫發電、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堆兩項核心技術,原本只會技術的「氫瘋雙俠」,搖身一變,成了由能源局補助、工研院技轉的「氫豐」新創公司,還要學會財務、管理,以及和投資人溝通等經營心法,承擔起把這些技術商轉,落實到產業界的任務。

到底什麼是混氫發電?李鈞函說,過去大家對燃料電池的認知是氫氣的純度一定是要99.99%純氫發電,但台灣有很多半導體、石化業在製程中產生工業副產氫,雖然氫氣純度只有50%左右,但回收氫氣再透過氫燃料電池的混氫發電系統,也可以發電。

「這是我們的關鍵技術」,李鈞函強調,這樣就可讓石化業或半導體業更放心的把工業副產氫拿來發電,而不是像過去加入天然氣燒掉或排掉,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我們鼓勵業者,與其把副產氫燒掉,不如拿來發電,不但可以降低碳排,還可增加電費的收入,把副產氫的痛點,變成更有價值的事情。」

儘管每家業者在製程中產生及回收的工業副產氫量能不一,很難明確統計運用混氫發電省下的用電,但據粗估,平均可減少十分之一的用電;甚至有些廠商產氫量大、發電量也多,可能減少二分之一用電。

氫豐的另一個核心技術是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堆組裝,他說,過去氫燃料電池都是用石墨板,加工的成本很高,然而,台灣本來就以金屬加工業發展為主,這是台灣的強項,「所以我們研發出金屬雙極板取代石磨板,可以大幅降低燃料電池的成本。」

業內人士觀察,氫能是未來綠色能源的發展指標,氫豐現在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目前算是市場上的主流,包括日本豐田TOYOTA、韓國現代(Hyuadai)的氫能車,以及德國的氫能火車,全部都是這類型燃料電池,若能加速產品商品化,爭取國內外創投與企業投資,將可打入國際市場。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創建氫能發電生態系

掌握了氫能關鍵技術,氫豐的募資計畫也正順利推動。李鈞函透露,原本設定三億元資本額,分三階段達標,目前已經募到一億元。他認為,台灣幸運的地方是因為有很多半導體產業,在製造過程中產生工業副產氫可以讓研究團隊進行長期的發電驗證,「所以我們在國際上能夠跑在比較前面,尤其是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堆和混氫發電技術,已在世界領先群。」

李鈞函強調,氫豐是從工研院出來成立的新創公司,後續將串連台灣氫能產業鏈,包括光宇應材現在也成功驗證工業副產氫用來發電,而且用副產氫電力成功申請到綠電憑證,凸顯此一模式可以繼續延伸下去,帶領台灣其他有工業副產氫的廠商,積極開發氫發電的綠電憑證。

另一方面,面對台灣有缺電危機,李鈞函規劃,若工業副產氫發電更成熟後,綠電增加,未來可再連結在發電業有很多經驗的大同公司(2371),減降低電網的負擔;最後則落實到製造綠能車的車王電(1533),畢竟以後氫能可以提供氫能車或更大型交通載具的動力,鏈結工業副產氫新廠商、發電業廠商,以及車業廠商,共同把氫能市場搭起來。

延伸閱讀

氫能起跑/大陸、韓國都開跑了,台灣氫能管理專法沒消沒息一年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英特爾促50%半導體美歐生產 建構不畏劇變供應鏈
下一篇
企業生日快樂/高雄銀 落實ESG 實踐永續價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