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56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 參加上馬僅3小時42分完賽

本文共1197字

聯合報 記者陳言喬/即時報導

大陸各圈子都有臥虎藏龍的人士,昨天(11/26)剛完賽的上海馬拉松賽,有一位56歲的大叔以3小時42分完賽,這成績比不上專業的運動選手,但此成績已可輾壓許多年輕人,特別的是,他是鎮日埋首學術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施一公的學術成就在分子生物學界赫赫有名,他是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後成為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35歲就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有始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分子生物學系),2008年放棄美國高薪回到大陸清華大學,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9月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創建西湖大學並成為首任校長。西湖大學是大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人才和成果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學校。

施一公的頭銜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獲獎無數,被稱為科學家、教育家、創業者......等。

而他還是業餘的馬拉松跑者,澎湃新聞報導,26日的上海馬拉松賽,施一公以56歲的年紀用時3小時42分53秒的成績完賽(全馬42公里195公尺)。他最好的成績是在53歲時於廣州馬拉松創下,用時3小時34分56秒。以他的年紀,這樣的成績已比多數年輕人好很多。前幾天,他還在杭州西湖邊跑完了半程馬拉松(21公里100公尺),用時1小時38分。

施一公在其自傳「自我突圍」說:「我也算一個資深跑者」!初三時報名校運會1500公尺賽,結果卻跑了倒數第一。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討厭跑步,反而開始努力練習。一年後,他的800米可以跑進2分20秒以內。不僅如此,1985年入學清華大學時,施一公還在3000米競走賽第一,也曾創下清華大學校運會競走紀錄。

從1500米倒數第一到3000米競走冠軍,施一公說:「我的家族並沒有運動傳統,我也沒有運動天賦,恰恰因為這樣,體育成為了我(成長進步)的優勢」。

對於許多人來說,沒有時間是放棄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但科研工作繁忙的施一公,卻從來都不會忘記給跑步留出時間。

施一公在2018年成為西湖大學校長後,就成立西湖大學跑團。開學典禮當天,他還和同事在清晨5點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里的環湖跑。如今他每隔一天跑一次,每次10公里起,月跑量維持在150-280公里。

施一公說,跑步不僅能夠鍛煉身體,保證有充沛的體能投入工作,同時也是對於意志力的鍛煉。「跑步與工作相輔相成,跑步過程中,還悟出一些道理,身體好,自然有利於學習成績提高,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施一公的父母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父母希望他將來能「一心為公」,為他取名「一公」。他從小功課就很優異,曾獲大陸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1985年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在校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百度百科)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百度百科)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編號23732號)參加上馬比賽。(澎湃新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編號23732號)參加上馬比賽。(澎湃新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搜狐)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搜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宋濤:只要不分裂國家 很多事情都好商量、好解決
下一篇
加國恐提高陸電動車關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