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巴隆:超級富豪正尋求加碼投資另類資產

本文共1575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由於瑞士銀行(UBS)特殊投資組合顧問事業群所攜手合作的富豪,對私募市場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該事業群已提高對客戶的未上市股票、私募債券、不動產、結構型商品及避險基金的投資組合占比,上調到約22%,高於先前的16%。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瑞銀投資長美洲辦公室投資組合策略部門主管史坎薩洛利(Daniel Scansaroli)表示,富豪對私募市場的興趣提高,一大因素是所謂的「永久基金」(perpetual fund)不斷增加,這類基金允許個人和機構能立刻投資現金到私募事業,同時設定最低投資門檻,但要收回資金的彈性更高。

他說,「投資私募市場的概念對我們客戶來說,不是新鮮事,但由於許多私募投資人呼籲民主化,這塊市場的可近性過去幾年已改變」。史坎薩洛利也負責監督和瑞銀超高淨值與個人客戶合作的投資組合顧問事業群。

他指出,舉例來說,永久基金的投資門檻通常是2.5萬美元,而非典型私募股權的25萬美元,讓擁有1,000萬美元的客戶更能投資。

史坎薩洛利說,雖然富裕投資人有興趣提高對私募市場的投資占比,多數仍落後於瑞銀該事業群的建議水準,理想而言,這些資產投資應有30%配置到私募市場(股票、債券及不動產),30%配置到公開上市債券,40%歸到上市股票。

他引述Cambridge合夥公司蒐羅的經理人績效數據指出,就算考慮進管理費,如此配置的投資人過去15年所取得的報酬率,也比傳統「股六債四」的傳統投資組合高出1.4個百分點,「我們相信新的股六債四組合-也就是產業標竿-為四三三,40%的上市股票、30%的上市債券、30%的另類投資」。

為什麼加碼私募市場?

投資私募市場的投資人通常要有耐心,一檔公開上市股票或指數型基金(ETF)能在單日內買賣,投資人隨時都能套現,但一項私募市場投資通常要十年以上才能取得現金。不過,瑞銀根據Cambridge合夥公司的資料主張,耐心常能帶來回報,以市場行話來說就是「流動性不足溢酬」(Illiquidity Premium)。

瑞銀在9月的私募市場活動報告中,納入一張圖表,顯示美國勿上市股票的表現在三年、五年及十年都超越標普500指數,類似的數據也顯示,在美國針對創投、信用、不動產的私募投資,也都超越各自指標。

大學校產基金和大型的單一家族理財室,也都已加碼對另類投資的配置。全美大專院校商務主管協會(NACUBO)去年的研究發現,大學校產基金的私募投資占比平均已接近40%,另有16.9%投資避險基金、3.1%投入黃金等實體資產,整體另類投資占比達到60%。

大學校產基金與家族理財室已擴大投資私募市場

今年的瑞銀全球家族理財室報告也發現,訪調的230家單一家族理財室(平均淨值22億美元)中,34%資產都配置到私募投資,7%為避險基金,3%在實體資產,又以總部在美國的組織最基金,47%投入私募投資,10%在避險基金。而且,另類投資以資產類別來說也算多元。

瑞銀的特殊投資組合顧問事業群也根據耶魯大學2001年私募股權投資組合所開發的現金流與估值推估模型,用蒙地卡羅模擬(Monte Carlo simulation),預測在其市場假設下的可能報酬率,再考慮到個人未來需要的現金和風險容忍度,從而估算出一檔投資組合應該配置到上市股票和債券以外的占比。

史坎薩洛利表示,最後他們認為,多數投資目光放眼數十年的客戶,能容忍約30%的另類投資。他說,在這30%中,又應區分到15%的未上市股票、10%的私募債券、以及5%的私募不動產。瑞銀也通常會建議分散投資到8~15檔基金,以免過度集中在單一基金或單一經理人。

不過,永久基金也有一些劣勢。相較於私募股權基金常在準備收購一家企業時,才會要求投資人出資,永久基金允許投資人立刻投資,而且允許少部分投資人定期出清持股,因為必須提撥10%~20%的現金,可能拖累投資組合表現。

超級富豪對私募市場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路透
超級富豪對私募市場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右翼內閣將上路 荷蘭加大離岸天然氣開發與核電
下一篇
預期下半年大量新船交付 達飛:航運費率可能下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