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子農場/給青年創業家的備忘錄

辦公室示意圖。pixabay
辦公室示意圖。pixabay

本文共1236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新的一年剛開始,我如同過去五年一樣受邀到大學創業基地,擔任創業競賽評審老師。除了分享想法給學生,也更明白時下年輕人對於創業這件事的思考與行動。

每一次坐在創業競賽的評審席上,我都會回想起大學時期的自己,當年的我遠不如眼前這些大學生聰明和認真。這些生長在後網路世代的年輕人擁有太多我們這一代人所沒有的資源,也面對著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像AI和元宇宙、ESG和SDG。

20多年前,我到矽谷考察研究之後回到台灣,也經歷全球網路創業熱潮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在全球最受注目的創業聖地和來自許多國家的創業家對話交流,見證了Google的誕生和許多不可一世的公司轉眼消亡。之後,我陸續參與幾個新事業開創的同時,也在大學開課,教授創業和擔任各種創新和創業競賽的評審。

每次和大學生談論創業,我都會先分享一些矽谷創業家的故事和思維。像是那一句在我心裡的名言:「在矽谷,上帝只懲罰兩種人,一種是笨人,一種是懶人。」所謂笨人,就是一直用同樣的方法想得到不同的結果;所謂懶人就是明知道該做的事卻不馬上去做。我總認為,以上這些話也正是創業的關鍵密碼,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代創業,只要不懶不笨,就有機會成功。

多年來,我也一直在思考大學創業教育的定位,它究竟應該是創業還是教育?創業本身就是成本極高的教育,在燒掉真金白銀和青春之後,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獄。

但是,大學是個教育場域,該如何透過創業的教與學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創業教育又該教給大學生什麼?

除了不斷與大學創業基地的學生對話,我也分享我心目中的創業經典,這些書談的都是創業的「心法」而不是「方法」。我總覺得心法比方法更重要,如果心態對了,即使遇到錯誤也能轉化成對的事;如果心態錯了,即使對的事也可能會被搞到錯。

我經常推薦給學生的第一本書是《僧侶與謎語》,這本書由矽谷傳奇創業家和導師Randy Komisar所著。他透過一個想在網路上販賣喪葬用品的創業點子,引領讀者思考創業的遠見和分析。他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能否除了追求經濟效益外,找到什麼樣的熱情支持自己對事業的堅持。

其次,是《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由史丹佛大學創業學程的老師Tina Seelig所著。史丹佛大學是矽谷創業家搖籃,從發掘問題、解決問題到轉變成商機,一步步教育學生往創業家的思考脈絡前進,也引導學生為自己的人生注入創業精神。用有創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並把人生看成一連串的實驗,盡情探索各種可能性。

第三本書,是《創造與漫想》,這本書出版於2021年,收錄亞馬遜自成立以來每一年由創辦人貝佐斯寫給股東的公開信,同時也有他歷年的重要講稿與採訪稿,原汁原味又有系統的說明亞馬遜的的生意邏輯與思維。

以上這三本書跨越了三個不同世代的創業思維,提供了不同時期的創業智慧,讓學生在讀了之後,能更深刻理解創業的意義與價值。

我相信,在畢業多年走過漫長的人生之後,每每回想這些書,學生們將更能明白與印證創業這件事的深刻含義。

我總相信,大學裡的創業教育,不該只是技能和知識的學習,更該是心智的撞擊與磨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行銷/六招搭上 AI 行銷快車
下一篇
數位行銷/做好 AI 行銷 五大方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