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管理錦囊/企業文化 以員工為本

本文共1025字

經濟日報 鐘志明(銀行經理、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每一企業創立之初,都有它遠大的目標與願景,最終形成獨有的組織文化與道德指南。因此,企業文化、宗旨和價值觀的變化,往往也是觀察一個組織是否能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

過去企業以創造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目標則是以獲取金錢的多寡來衡量貢獻度,於是乎企業文化就順勢成為以「錢」為導向。然而,當這種過度追求企業利潤與個人利益的習性,逐漸形塑成組織文化之後,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引發道德危機。例如銀行員為了追求高獎金績效,不當銷售理財商品,甚或挺而走險盜用客戶存款等。顯示一個企業若是過度追求金錢,而忽略人性的本質,最終必然招致道德崩壞的反撲。

企業的存續,應「以人(員工與顧客)立本」,員工創造盈餘,而顧客貢獻盈餘,也就是說此二者乃企業存在的根本因素。在這個以獲利思維主導企業願景的年代,提出三點反思:

反思一:利益腐蝕人心日益嚴重

愈來愈多銀行員挪用客戶存款,甚至盜賣客戶個資牟利,而且防不勝防,顯示這個行業的職業道德正加速崩壞當中。

當務之急,應積極重建從業人員的道德觀。例如積極面可經由獎勵員工主動參與慈善團體及活動,藉以潛移默化個人品行。消極面則可加強法治宣導與內控機制,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以遏止道德風險的持續惡化。

反思二:利潤與道德之間的拔河

銀行為了績效與獎金不當銷售金融商品,為了賺取少許手續費,卻必須冒賠償客戶全額本金的風險。

這種心態應驗了一句台灣的俚語:「為了賺一粒螺絲,卻賠了一架飛機」。

雖說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然而,當獲利的野心凌駕於人性之上時,再多的獲利終究也只是曇花一現。至於孰輕孰重,則維繫於經營者的一念之間,意即誠信文化的建立與否,完全取決於經營階層的態度與意願。

反思三:建立企業文化的社會價值

台灣許多民營銀行將獲利擺在第一優先,銀行主管在沉重的業績壓力下戲稱:「台灣的銀行業是手收治百病」,意思即指手續費的獲利可凌駕於一切。

ESG永續指標( 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不應只是一個時髦的口號,而是應該建立企業正確的價值觀,最基本的關鍵,正是從以員工與顧客為本做起。

銀行的經營,應自許不僅僅是提供金融服務的行業,更應肩負「富國裕民」的遠大社會責任與使命。

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曾說:「我不做最賺錢的企業,而是要做最幸福的企業。」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有了幸福的員工,自然就會有幸福的顧客,屆時企業豈有不賺錢乎。

新世代的管理者,在追求永無止境獲利的同時,不妨也回頭重新檢視先人創業的初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行銷/六招搭上 AI 行銷快車
下一篇
數位行銷/做好 AI 行銷 五大方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