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商業興觀點/AI時代的工作新思維

人工智能(AI)。 路透
人工智能(AI)。 路透

本文共1199字

經濟日報 張凱翔(商發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研究員)

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在改變全球勞動力市場,從自動化產業到智能化服務業,AI的應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然而,這種變革也帶來挑戰,特別是對於那些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職位。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的未來就業報告,到2025年,自動化可能會取代8,500萬個工作職位,但同時也可能創造9,700萬個新的工作職位。然而,新創造的職位需要的技能與被取代的不同,需要大規模的教育和培訓來幫助求職者適應新的工作需求。

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在2022年的報告中估計,到2024年,AI將用於所有新業務流程的40%,並將為企業創造1.2兆美元的價值。然而,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發現,到2030年,AI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多達8億個工作職位的自動化。這將對許多求職者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對於那些在低技能、高自動化風險的行業工作的人。

面對這種挑戰,需要採取積極的策略來應對。政府可以投資於教育和培訓計畫,以幫助求職者發展在AI時代工作所需的技能。這包括提供學習機會,培養資訊素養和強調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企業可以採用AI驅動的工具和技術,以一種使所有求職者受益的方式,而不僅僅是富人和有權力的人。

這意味著確保數字鴻溝不加劇,並提供培訓和轉職機會。求職者也可以組織並倡導保護他們在AI時代的權利和利益的政策,例如倡導工時彈性和公平的薪資機制。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呈現一個重要的事實:AI無法取代所有的工作。特別是那些「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說服、領導、團結人群、塑造共識和彌合分歧等工作,這些都需要人類的情感智能和社會技能,這是目前AI無法模擬的。因此,我們應該強調培養這些人文和社交技能,並鼓勵人們投入這些領域的工作。

AI也無法生成全新的想法。這是因為它缺乏創新思維,無法像人類那樣從無到有地創造出全新的概念或解決方案。因此,在創新領域,人類的角色仍然至關重要。我們應該鼓勵創新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以利用AI技術來推動創新和解決複雜問題。

另一重點,對於非技術背景的人來說,直接關注活躍的一線科技開發人員可能更為有效。這些科技開發人員的知識更新快,而且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透過他們的討論可以更容易地跟上最新的科技動態。

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AI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全贏的局面。它帶來的變革將對許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影響,並可能加劇社會的不平等。因此,在推進AI的同時,也要關注其對社會的影響,並尋找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工作變革,需要有一種前瞻性的思維,並願意學習新的技能和接受新的工作方式。政府、企業和求職者都可以採取積極的措施,例如投資教育和培訓、確保AI發展受到適當的監管、確保AI的利益公平分配和保護被取代的工作職位。同時,應該強調AI無法取代的領域,例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創新思維。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共同創建一個對每個人都公平和公正的工作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判讀任務 正確反應
下一篇
管理前哨站/落實執行力 創造績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